您当前位置: 唯学网 » 软件工程师 » 大纲专题

2013年软件工程师考试:信息系统分析师考试大纲

来源:唯学网•教育培训(www.vixue.com)  【唯学网 • 中国教育电子商务平台】 加入收藏

考试大纲是考试命题的指导性文件,是考生复习备考的依据。2013年全国软件工程师考试信息系统分析师考试大纲可以帮助考生们获知考试命题范围,重要考点以及专业知识辅导等,能够让考生们复习备考更加充分,在考试的时候更加有自信。具体大纲内容如下:

一、考试说明

1.考试目标

通过本考试的合格人员应熟悉应用领域的业务,能分析用户的需求和约束条件,写出信息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制订项目开发计划,协调信息系统开发与运行所涉及的各类人员;能指导制订企业的战略数据规划、组织开发信息系统;能评估和选用适宜的开发方法和工具;能按照标准规范编写系统分析、设计文档;能对开发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能具体指导项目开发;具有高级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2.考试要求

(1)掌握系统工程的基础知识;

(2)掌握开发信息系统所需的综合技术知识(硬件、软件、网络、数据库等);

(3)熟悉企业或政府信息化建设,并掌握组织信息化战略规划的知识;

(4)熟练掌握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和方法;

(5)熟悉信息系统开发标准;

(6)掌握信息安全的相关知识与技术;

(7)熟悉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知识与方法;

(8)掌握应用数学、经济与管理的相关基础知识,熟悉有关的法律法规;

(9)熟练阅读和正确理解相关领域的英文文献。

3.考试科目设置

(1)信息系统综合知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选择题;

(2)系统分析设计案例,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笔试,问答题;

(3)系统分析设计论文,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笔试,论文题。

二、考试范围

考试科目1:信息系统综合知识

1.计算机系统综合知识

1.1 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

各种计算机体系结构的特点与应用(SMP、MPP等)

构成计算机的各类部件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1.2 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的类型与结构

操作系统基本原理

操作系统性能优化

网络操作系统与嵌入式操作系统

1.3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

数据通信的基本知识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常用的协议标准

网络的互连与常用网络设备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与应用

1.4 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类型、结构和性能评价

常用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

数据库工程

1.5 中间件

异构与通用服务、远程过程调用(Remote Procedure Call)、面向消息的中间件(Message-Oriented Middleware)、对象请求代理(Object Request Brokers)

1.6 系统配置与性能评价

C/S与B/S结构、分布式系统

系统配置方法(双份、双重、热备份、容错、集群)

性能计算(响应时间、吞吐量、TAT)

性能设计(系统调整、Amdahl解决方案、响应特性、负载均衡)

性能指标(SPEC-Int、SPEC-Fp、TPC、Gibson mix、响应时间)

性能评估

1.7 计算机应用

信息管理、数据处理、辅助设计、自动控制、科学计算

远程通信服务、Web计算

多媒体压缩、编码与存储技术

人工智能、模式识别

2. 信息化基础知识

2.1 信息化

信息与信息化

信息化对组织的意义

现代组织对信息化的需求

组织的信息化与软件工程或系统集成工程的不同特点

2.2 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的概念、内容和技术形式

中国政府信息化的策略和历程

电子政务建设的过程模式和技术模式

2.3 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

企业信息化的概念、目的、规划、方法

ERP的主要模块和主要算法

企业业务流程重组(BPR)

CRM、PDM在企业的应用

知识管理

企业门户

企业应用集成

全程供应链管理的思想

商业智能

电子商务的类型、标准

2.4 信息资源管理

2.5 国际和国内有关信息化的标准、法律和规定

3. 软件工程

3.1 软件工程基础知识

软件生存周期及其模型

软件需求分析与定义

软件设计

软件测试与审计

软件维护

软件复用

文档编制标准

3.2 项目管理知识

项目计划的制订、监督、控制

项目工作量估算

范围管理

进度管理

配置管理

风险管理

资源和任务分配

项目的生命周期管理

3.3 软件过程

软件过程的定义和范围

软件过程的作用

软件过程的发展

主要的软件过程及其特点

软件过程改进

3.4 质量管理

质量保证计划

质量认证体系

质量管理和质量管理技术

全程质量管理

4. 信息系统开发与运行

4.1 信息系统基础知识

信息系统概念

信息系统的功能、类型、结构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目标和主要工作内容

信息系统建设的原则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4.2 需求分析和设计方法

分析设计图示(DFD、ERD、UML、流程图、NS图、PAD)

面向对象设计(继承、抽象、代理、封装、多态)

结构化分析设计

模块设计(内聚、耦合)

I/O设计(报表设计、屏幕设计、数据项代码设计),人机界面设计

4.3 开发环境与开发工具

集成开发环境

开发工具(分析设计工具、编程工具、测试工具等)

软件开发平台的比较

4.4 系统集成

控制集成、数据集成、表示集成,外部资源的使用

4.5 应用系统构建

应用系统设计开发(分析设计方法的使用、外部设计、内部设计、程序设计、测试)

软件包的使用(开发工具、运行管理工具、业务处理工具、ERP、群件、OA工具)

数据库设计和操作(范式、SQL、数据分布)

网络的规划与设计

0% (0)
0% (10)
已有条评论
新闻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