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唯学网 » 高考 » 家长必读

你得高考考后抑郁症了吗

来源:唯学网•教育培训(www.vixue.com)  【唯学网 • 中国教育电子商务平台】 加入收藏

高考考试中,考生会因为紧张或者是其他原因使得高考成绩没有预想的那么理想,很多高考考生又没怎么经历过失败,一时很难在心理上接受这样的落差,所以会出现得抑郁症的现象,以下就是活生生的列子,家长们看看解决办法,希望能帮住高考考生和家长。

实例一:

一名二中实验班毕业生因为考低了50分,“一下子变了一个人”,跟谁都不说话,也不关心填志愿的事,家长一说他就恼,整天一个人窝在家里,

实例二:

里先生的儿子是烟台二中实验班毕业生,班级平时模拟考试分数都在640分以上。高考成绩出来后,他考了567分,仅比一本线高了13分。“因为今年题难,考生自己估计的分数是620分,结果低了50多分,他自己接受不了。”

里先生的儿子查出成绩后,像变了一个人,跟谁都不说话,整天一个人窝在家里上网打游戏,家长一跟他说话他就恼火。眼下到了填报志愿的时候,孩子也不填报,家长一催促,他就发脾气。虽然孩子表示“要么复读,要么不念”,但王先生觉得这是孩子的气话,不敢盲目让他去复读,可是孩子又不报志愿。

考生正处于焦虑抑郁状态,必须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家长要开导孩子走出高考决定一切的误区,找找身边没上名牌大学或者没上大学照样成才的事例,讲给孩子听。”苏路侠说,受年龄和阅历限制,很多孩子认识不到这一点,思维比较狭窄,“能清楚认识到这一点,就能走出误区和抑郁状态。”

实例三:

吴先生的女儿从高考结束之后,就无节制地上网聊天,晚上和同学出去唱歌、喝酒,夜里一两点才回家,每天都是如此。考多少分、报什么学校从来都不关心。“经过12年的辛苦求学,这时的考生就像是到了不会结束的假期一样,很容易自己收不住,回不到正常状态,如果不采取措施调节过来,孩子很可能上了大学之后还是一味的玩。”

吴先生的女儿从高考结束之后,就无节制地上网聊天,晚上和同学出去唱歌、喝酒,夜里一两点才回家,每天都是如此。考多少分、报什么学校从来都不关心。“经过12年的辛苦求学,这时的考生就像是到了不会结束的假期一样,很容易自己收不住,回不到正常状态,如果不采取措施调节过来,孩子很可能上了大学之后还是一味的玩。”

实例四:

今年本该上大三,可是她却在病休了一年之后,决定复读。这个孩子当初报志愿时,想报计算机专业,但孩子的爸爸坚持让她报了数学专业。“只因为他是数学老师,而且孩子的数学成绩很好,但他却没考虑孩子不喜欢数学。”苏路侠介绍,结果孩子上了大学之后,索性不学了,一再挂科,心理状态也不好,大二就病休了一年。今年本该上大三,结果孩子冒出一句“不念了,要复读”。

高考成绩公布后,出现抑郁状态的多是考生,但等孩子开学后,不少家长就开始出现抑郁状态,像“祥林嫂”一般后悔自己当时给孩子压力太大导致孩子没考好,或者因为填报志愿时追求名校结果让孩子读了二流学校。

实例五:

去年,海阳的一位母亲就患上了重度抑郁症。儿子平时成绩都是级部前五名,家人还期望孩子能考个海阳市状元,读中国人民大学。但高考成绩出来后,孩子只比一本线高了3分,原因就是考场上太紧张了,影响了正常水平的发挥。知道成绩后,孩子的母亲就开始后悔自己不该给孩子过大的心理压力,最终导致高考失利。同时,亲戚朋友中也有这么说的。这位母亲就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开始时见人就说“都怪自己”,后来就不愿出门也不愿跟人交流了,整天抬不起头来。最终,患上了重度抑郁症,至今还在服用抗抑郁药物。

不论是考生还是考生家长,一旦出现狂躁、焦虑、沉默、不愿与外界接触等反常行为,就要及时寻求心理干预,适当时配合药物治疗,否则很可能发展成抑郁症,甚至重症抑郁。

高考考生出现此种情况,家长一定要及时干预,以免拖延成抑郁症。另外,据往年经验,高考后3—5个月是心理问题的多发期,还会有一批家长因为给孩子填报志愿的失误成了“祥林嫂”,埋怨自己“毁了孩子一生”。

中小学教育培训高考专题页面免费为广大高考生提供了高考教育新闻、教育资讯、高考答题技巧、唯学问吧、辅导资料、高考培训课程等。

0% (0)
0% (10)
已有条评论
新闻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