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考填报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有关志愿的信息,如有序志愿、平行志愿等,让很多不了解的家长摸不着头脑。何为有序志愿?何为平行志愿?他们之间究竟有何区别呢?为了方便家长了解,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有序志愿和平行志愿的作用。
高考填报指南:有序志愿和平行志愿的区别?
一、有序志愿:
第一步:排队。
每个考生填报第一志愿、第二志愿。之后,按着学生填报的第一志愿排队。报清华的站一队,报北大的站一队……如此,有多少所院校,就排多少队,考生们就按着他们的第一志愿的院校,站在各个大学的牌子后,按着分数的高低,依次排下去。第二志愿暂不考虑。
第二步:录取。
第一志愿的录取:
各个大学同时录取。录取提档的比例一般是105--120%不等(看各个院校的招生简章)。假设清华在辽宁计划名额是100名,公布的录取提档比例是105。那么看看排队的有多少人,假设多于105人(所谓大年现象),是200人。那么录取到第105名,该名考生的分数就是清华的提档线。而排在后面的95名就惨烈的滑档,只好等待第二志愿,如果第二志愿没有填报,就滑档到下一个批次。假设少于105人(所谓小年现象),有的院校把名额调给别的省份(一般是名校),有的录取第二志愿直到参考志愿(一般是普通院校),有些学生就很幸运的被拣走。
已经进档的105名,看看是否有“硬伤”,比如身体,或者有与招生简章相违背的地方,或者专业“不服从”而自己的成绩又够不到自己想去的专业,一般就退档。退档一般就滑到下一个批次了。
第二志愿的录取:
在有序志愿填报方法中,第一志愿特别特别的重要。而第二志愿,只能像是押宝一样,等待第一志愿没有录满的院校来拣。
二.平行志愿:
所谓“平行志愿”就是指在某个录取批次的学校中,考生可填报若干个志愿平行的学校,然后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录取。平行志愿是没有志愿级差的。具体地说,按照平行志愿录取方式,录取时,将考生按成绩从高分到低分顺序排队,依次检索考生填报的A、B、C、D(根据各省市的不同,一般为3—5个)等几个平行志愿,如果符合A志愿,则被录取,如果分数不够,则继续检索B志愿,依次类推,直到被符合条件的学校录取。
第一步:排队。
无论你志愿填报哪里,完全按着高考的分数,所有的考生(一本线上的)由高到底排成一队。
第二步:录取。
按着分数的高低,依次录取。一名一名的录取,第1名、第2名……,不录取完前一名,轮不到下一名。比如说录取到第200名考生,他考了600分,平行一志愿报的是浙大,而浙大录到第150名考生时恰巧录满(假设这第150名考生的成绩是627分,那么浙大的提档线就是627分)而轮到他这里浙大已经录满,那就直接看他的平行二志愿,假设轮到他这里没有录满,就录了进去,否则就看平行三志愿,直到三个志愿均没满足,才退档。退档之后,有一次补报的机会。补报不成,才能滑档到下一个批次。
以上内容是关于有序志愿和平行志愿的介绍,唯学网小编提醒,关于高考资讯、高考政策、学习指导等相关内容的请继续关注唯学网。小编会第一时间为大家更新跟进最新信息,如有任何疑问也可在线留言,小编会为您在第一时间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