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和多种条件的制约。全面、准确地收集和掌握有关方面的信息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了解竞争的形势,明确自己所处的竞争位置,做到知己知彼,进而做出科学分析、合理判断、恰当选报志愿。第二志愿平行录取让高分落榜生数量大幅减少,“根据去年试行的效果看,二志愿平行录取无论是在一、二志愿整体录取率还是在保护600分以上高分考生方面效果显著。”高招办主任高福勤说,“从整体录取看,去年一、二志愿录取率比2007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另外,第二志愿录取结束时高分考生落榜大幅减少,由2007年的237名锐减到去年的32人。”
高考专家指点志愿填报,注意院校要有梯度
根据高招工作日程安排,2009年高考网上本科填报志愿将于5月12日到17日进行,考生需登录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完成填报工作。怎样合理填报志愿?记者专访了北京市教育督导室主任线联平和北京新东方铭师堂副校长兼教研中心主任王旭。
线联平建议家长和考生,首先要合理填报,其次要注意填报时间。
“从每年高招录取情况来看,总有失手考生,他们要么研究不够,要么过于理想。”线联平说,“家长和考生把握网上填报时间不够准确,基本上是考虑时间偏长,决策时间偏短,造成网上填报拥堵。建议家长和考生在规定时间内的合适时间完成填报,给自己给别人都带来好处。”
作为本市知名的高考专家,北京副校长兼教研中心主任王旭总结多年的经验指出,“二模”后的志愿报考是否合理,关系到考生的未来发展,也关系到考生考场上的心理压力程度,更关系到考生是否能够以最少的时间投入、以最快的填报速度科学地完成这项复杂的工作,节约时间进入最后的复习冲刺。
“高考考生填报志愿可以参考几个基本原则。”王旭说,“依据分数实力、院校招生计划、个人兴趣志向报考,顺序不能颠倒;依据高校的等级、专业的社会长线与短线需求报考;把握好两个第一志愿、处理好外地与本地的问题、合理制定稳妥与冒险报考的策略及复读、出国的退路、冷热专业选择问题、注重志愿梯度;做好分数统计工作:考生历次大考成绩统计表格、模拟考试东、西、海三区成绩统计表格、教师预估分析统计表格、考生自评预估统计表格。这些表格是报考的重要基础;听从专家指导,从而对考生数据表格分析、目标学校的筛选过程与方案确认。”
需要进行高考志愿的考生,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高考志愿填报,以便高校的录取。
唯学网编辑推荐阅读:
高考分数线公布后有疑问需3天内复查
高考填报志愿即将进行考试院专家支招
高考志愿填报过来人分享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