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句话我们说了很多年,但一些家长一心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直到孩子出现问题后,才追悔莫及。高考对于孩子来说是人生的第一次历练,而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理,极易让考生们产生高考就是“人生的全部”的观念。考生不能理性对待心理压力,极易诱发偏激行为,出现“考后抑郁”等心理问题。如何进行考后解压,咨询了河南科技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心理科肖一妙主任。
在高考结束铃声响起的一刻,压在许多考生心中的“石头”终于放下。
今年刚参加完高考的小李在考试结束后,推掉了同学组织的活动,一心只想好好睡几天。小李说:“高考后,她每天吃饱了就睡,睡醒了看电视、上网。”李妈妈忧心忡忡:“她在家休息的这几天,起初还挺正常。但后来我发现,她整天茫茫然,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李妈妈找到心理医生咨询后,才知道这也是一种心理问题。听从专家建议,让小李参加了一个暑期志愿者活动,情况才得以改观。
高考后,考生突然从长时间的精神和身体的高度紧张状态下抽离,会形成“真空”状态,漫无目的的闲散时光使一些考生整天无所事事,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同时思维也会变得迟缓。
肖一妙建议,考生可以规划未来生活、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和同学一起旅游等方式放松身心。相比在家睡觉、看电视、上网的“宅生活”,培养自身兴趣更有益于身心健康。
问题一 “真空”状态 对策 培养兴趣 走出家门
高考结束后,考生小王整日沉迷于网络游戏,“以前不敢公开打游戏,总觉得该考试了,有负罪感。现在考完了,干什么都没人管。”
这种游戏生活一直持续到高考分数公布。他突然发现自己睡眠质量下降,常做噩梦,即使不打游戏的时候,手指也会不自觉做按电脑键盘的姿势。由于无法缓解,小王只能到心理门诊进行咨询。
肖一妙介绍,小王这种状态在心理学上属于一种冲动障碍。高考后,考生会把压抑已久的情感释放出来。有些考生玩游戏、K歌到很晚,白天却在睡觉,整个生物钟都紊乱了。生活节奏被打乱,会出现失眠、做噩梦等情况。
放松分为“动”和“静”两种方式。肖一妙建议,考生要学会适度放松,多做体育运动,男生可以和同学一起打球、健身,女孩可以报一些健身课程,比如瑜伽班。此外,考生也可以去图书馆看书使生活和以前反差不大,同时宁静的环境也有助于放松身心。
问题二 玩得太多 对策 适度放松 动静结合
问题三 “亚历山大”
对 策 多和别人交流 释放负面情绪
老城区的张同学觉得自己高考没考好,情绪始终很低落,不愿意与家长、同学交流,常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产生了自我封闭的情绪。
情绪持久低落是一个危险信号,专家介绍,如果放任这种情绪不调理,时间久了则会发展成心理障碍,需入院治疗。
“这个孩子抵触情绪很重,治疗进行很困难。”肖一妙介绍,小张情绪非常不好,不愿意开口交流。通过观察他房间摆设,以他的兴趣爱好为突破口,最终渐渐打开了他的心扉。
肖一妙说:“考试已经结束,这种后悔情绪没有意义。”因此她建议考生不要回避高考话题,大声把分数说出来,多和同学、家长交流,把自己的负面情绪表达出来,他们可以给你合理的建议。
“”肖一妙说,“成人”比“成材”更重要。考前来进行心理辅导的家长很多,他们主要希望孩子能有好的心态进行考试。但是考后主动来寻求心理辅导的家长却很少,多是等到考生出现心理问题后,家长才带着孩子被动就医。
出现心理问题的考生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平时在生活中,缺少与父母间的沟通交流。所以,家长要正视高考,理性对待分数。不要过高或低看孩子的能力。要让孩子知道胜不骄败不馁,使他们认识到人生路还很长,高考不是他的全部。用爱去温暖孩子的心灵,他才会变得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