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唯学网 » 专题 » 高中 » 高一

2013年杭州二中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试卷

来源:唯学网•教育培训(www.vixue.com)  【唯学网 • 中国教育电子商务平台】 加入收藏

现在正是暑期时间,我相信肯定很多高中生都不会放过这个暑期的黄金时间,会找一些试题来加强自己的学习,巩固自己的学习,那么以下是唯学网为您提供杭州二中2013年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试卷,希望对高中一年级的同学们能有所帮助,在此能更好的掌握语文考试试题的重点和难点,作为高考备考的学习资源。

一、语言文字运用(19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巡徼(jiào) 觇(zhān)视 颓垣(yuán) 敛(liǎn)声屏气

B.回溯(shuò) 冠冕(miǎn) 攻讦(jié) 有史可稽(jī)

C.蹙(cù)眉 愧怍(zuò) 敕造(chì) 号呼靡(mǐ)及

D.湮(yān)没 逡(qūn)巡 趿(jí)拉 命途多舛(chuǎn)

2.下面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繁盛的花木掩印着古墓荒冢,绿色的苍苔披覆着残砖废瓦,人世有变迁,而春天则永远循环不已,生生不息。

B.肖邦之家的夏,往往使人浮想联翩,尤其是黄昏时分,水面散发出阵阵幽香,婉如船歌的一串琶音,而那亭亭玉立的树干,整整齐齐,有条不紊。

C.现在,巨礁虽已炸掉,但瞿塘峡中仍激流澎湃,滔如雷鸣,江面形成无数旋涡,船从旋涡中冲过,只听得一片哗啦啦的水声。

D.很多时候,人们都必须息怒,面对那些无意伤害的言行能付之一笑,这要很高的悟性和度量。细想,其实这个笑的作用远远超过了直截了当的动怒。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时时徜徉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天地里,体会最细微的感情,陶醉于诗人们对大自然叹为观止的描画。

B.上有危崖如欲倾坠,下有深潭不可逼视。轰隆的巨响,振聋发聩,游人们打着手势在夸张地交谈,却好像失去了声音。

C.谷歌突然宣布抛弃Web Kit后,立即引起了Web Kit用户和Web开发者不小的恐慌,因为谷歌的这一行动意味着Web Kit会成为明日黄花。

D.横店有中国竹艺博物馆、东阳木雕博物馆、徐氏艺术精品收藏馆等,形成规模宏大的展馆系列,琳琅满目的艺术精品让游客得到极大的精神享受。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采用“一体两翼三层四类”的课程结构,我校开设的选修课获得学生的一致好评,今年兄弟学校前来我校学习逾5000人次以上。

B.解决朝核问题的唯一有效途径是对话谈判,各方应通过恢复六方会谈,平衡解决各自关切,推进半岛无核化进程,实现半岛长治久安。

C.世卫组织表示,没有迹象表明H7N9禽流感病毒在中国出现持续性人际传播的情况,但不排除它能够像H5N1病毒那样通过有限的方式进行传播。

D.作为消费者,你是否想过,正是某些畸形的消费需求造成了商业经营对生态的污染和破坏,从这个意义上说,消费者既是受害者,又是自己的加害者。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左传》是我国记录春秋历史的编年体史书,又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为孔子修订的《春秋》所作的传。

B.屈原,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作品有《离骚》《楚辞》《九歌》《九章》《天问》等。

C.闻一多、艾青、舒婷都是我国著名的诗人,他们作品分别有《死水》、《大堰河——我的保姆》和《致橡树》。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6.仿照提供的句子,揣摩句子的意思,根据所给的开头,在下面的横线上,续写句子。(4分)

画家画花,独绘一枝,意在留些天地,让欣赏者自己去遐想;音乐家演奏, ;诗人做诗。

二、现代文阅读(共9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人类中心主义是当代生态学出现之后,被人们用来指称近现代西方主流哲学文化的一种说法。人类中心主义是“现代性”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导致生态危机不断加重的重要原因,因而受到生态学者的批判。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西方近代以来的主流哲学与文化,确实是人类中心主义的。特别是启蒙运动以来的主流传统,主张人是自然界的主宰。一切价值都是由人决定的,是为人的利益而产生存在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根本出发点是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在这样的关系中,自然界作为“他者”是没有任何“内在价值”的。如果说自然界有什么价值的话,那就是供人类支配、占有和使用的价值。人类以控制、征服自然而显示人类的价值和优越性。

儒学所说的“以人为中心”,诚然出于对人的重视和关心,把人的问题放在重要地位,其中当然包括人类的利益问题。但更重要的是,它要解决人的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问题。这才是儒学的中心课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就不能脱离自然界,不能把人和自然界对立起来,将自然界视为“异己”的存在,只从人的“自我意识”、“精神主体”去解决人的问题,而必须把人和自然界联系起来,在人与自然的内在统一中去解决。

儒学以“天”为最高存在,但“天”不是别的,就是自然界。这里的自然界,当然不是物理学上所说的自然界,而是哲学上所说的自然界,即宇宙整体或全体。“天”即自然界,不是无生命的僵死的存在,是有生命的并在不断地创造生命,即“天地之大德曰生”。因此,自然界是人类生命之源和价值之源,用哲学的语言来说,天即自然界,不仅是人的存在本体,而且是人的价值本体。冯友兰先生指出“天”有五义,其中有“自然之天”、“义理之天”两种,其实这两种含义是统一的,就是说,“天”即自然界既是存在的又是有价值意义的。这种价值是“内在的”,它就是“天道”、“天德”、“天命”或“天理”。天即自然界是一个生命整体,其中有“形而上”的层面,也有“形而下”的层面,但“形而上”与“形而下”是统一的,“形而上”就在“形而下”之中。

儒家肯定,人是万物中最“灵”的,也是万物中最“贵”的。这就把人与万物区别开来了。这里的“灵”是指人心之“灵明知觉”,其中包括“思”这样的理性能力。这里的“贵”,是指人性的价值内容。但人性与生命存在是不能分开的,它就存在于人的形体中。这是灵肉、神形一元论,不是灵肉、神形二元论。人死后,其性与神亦不存在。儒学中没有“灵魂不死”之说。这就保证了人与自然界的内在统一。

冯友兰先生说:“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哲学是以研究人为中心的‘人学’。”这说明儒学是以研究人的问题为中心,不是以确立人的权力为中心。在这个意义上说,儒学即是人学,而人学即是仁学。仁是人的存在本质。仁是付出,不是索取;仁是义务,不是权利。这当然不是说,儒学完全不考虑人的利益,它只是反对利益至上主义,反对一切以人的利益为衡量标准。

7.下列对于儒学中“天”的定义,最准确的一项是

A.“天”当然不是物理学上所说的自然界,即不是一个纯粹的物理世界。

B.“天”是儒学的最高存在,它不是别的,就是我们的自然界或宇宙。

C.“天”即生生不息的自然界,既是人的存在本体,而且还是人的价值本体。

D.“天”就是冯友兰先生指出的“五义”,它是内在的,有“形而上”的层面,也有“形而下”的层面。

8.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类中心主义的出现象征了社会的“现代性”,同时也是导致生态危机不断加重的重要原因,受到生态学者的批判。

B.儒家肯定人性与生命存在不可分离,没有“灵魂不死”之说,这便保证了人与自然界的内在统一。

C.人类中心主义强调人的利益,儒学中的“人的问题”当然也包括人类的利益问题,可见两者对于“人的利益问题”的看法是一致的。

D.儒学的中心课题是要解决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的问题,由此形成了以研究人为中心的中国的传统哲学——“人学”。

9.人类中心主义和儒学的“以人为中心”的最本质区别是什么?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不超过50字)(3分)

 三、古文阅读(共28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9题

(一)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吾得兄事之 (2)籍吏民

11.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二)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从属二主

B.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驻军

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执行事务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外交使节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是寡人之过也 将以有为也

B.吾其还也 其皆出于此乎

C.不阙秦,将焉取之 吴之民方痛心焉

D.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

1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15.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的理由有哪些?请结合第三自然段,简要分析。(3分)

(三)

张氏者,沂之贫民。途中遇一道士,善风鉴,相之曰:“子当以术业富。”张曰:“宜何从?”又顾之,曰:“医可也。”张曰:“我仅识‘之无’耳,乌能是?”道士笑曰:“迂哉!名医何必多识字乎?但行之耳。”既归,贫无业,乃摭拾海上方①,即市廛中除地作肆,设鱼牙蜂房,谋升斗于口舌之间,而人亦未之奇也。

会青州太守病嗽,牒檄所属征医。沂故山僻少医工,而令惧无以塞责,又责里中使自报。于是共举张,令立召之。张方痰喘不能自疗,闻命大惧,固辞。令弗听,卒邮送之去。路经深山,渴极,咳愈甚。入村求水,而山中水价与玉液等,遍乞之无与者。见一妇漉野菜,菜多水寡,盎中浓浊如涎。张燥急难堪,便乞余饮之。少间渴解,嗽亦顿止。阴念:殆良方也。比至郡,诸邑医工已先施治,并未痊减。张入求密所,伪作药目,传示内外;复遣人于民间索诸藜藿,如法淘汰讫,以汁进太守。一服病良已,太守大悦,赐赉甚厚,旌以金匾。由此名大噪,门常如市,应手无不悉效。有病伤寒者,言症求方。张适醉,误以疟剂予之。醒而悟,不敢以告人。三日后有盛仪造门而谢者,问之,则伤寒之人,大吐大下而愈矣。此类甚多。张由此称素封②,益以声价自重,聘者非重资安舆不至焉。

益都韩翁,名医也。其未著时,货药于四方。暮无所宿,投止一家,则其子伤寒将死,因请施治。韩思不治则去此莫适,而治之诚无术。往复趾踱,以手搓体,而汗垢成片,捻之如丸。顿思以此绐之,当亦无所害。晓而不愈,已赚得寝食安饱矣。遂付之。中夜主人挝门甚急意其子死恐被侵辱惊起逾垣疾遁。主人追之数里,韩无所逃始止,乃知病者汗出而愈矣。挽回,款宴丰隆,临行厚赠之。

——《聊斋志异·卷九》

注:①海上方:犹言偏方。

②素封:古代指称无爵位封邑而富有资财的人。

1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即市廛中除地作肆 除:修整

B.赐赉甚厚,旌以金匾 旌:表扬

C.韩思不治则去此莫适 适:适合

D.顿思以此绐之 绐:欺骗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谋升斗于口舌之间 而君幸于赵王

B.而人亦未之奇也 夫晋,何厌之有

C.以汁进太守 以资政殿学士行

D.醒而悟,不敢以告人 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18.用“∕”给文中下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中 夜 主 人 挝 门 甚 急 意 其 子 死 恐 被 侵 辱 惊 起 逾 垣 疾 遁

1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

益以声价自重,聘者非重资安舆不至焉。

四、古诗文默写。(4分)

2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4分)

⑴今君与廉颇同列, ,而君畏匿之,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⑵令无人者保其首领, ,则尽其天年, 。(张溥《五人墓碑记》)

五、作文(3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30分)

如果电脑长时间不清理垃圾,不删除没有用的旧程序和旧文件,电脑的运行速度就会减慢,最终会像老牛拉破车一样,哪怕最简单的开机,也会让你等上很久。

人生也是一样,生活会丢给我们各种各样的旧物和残骸,堵在人生的路口上,让我们看不清要去的路途,让生活这场旅行变得沉重和迷惘。为此,有人认为若我们不丢掉生活中的一些旧物,就不能找到生活的出口;有的人认为若我们不丢掉自尊,就不能承认自己的错误;有的人认为若我们不丢掉旧情,就不能开始新的生活;有的人认为若我们不丢掉幻想,就不能投入实际行动……

上述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所见所闻,以“我要丢掉 ”为标题(先将题目填补完整),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角度自选,立意自定,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C(A. 觇视(chān) B.回溯(sù) D. 趿(tā)拉)

2.D(A.掩映 B.宛如 C.涛如雷鸣)

3.B(应为“震耳欲聋”)

4.A(“逾”和“以上”重复)

5.B(《楚辞》不是屈原的作品)

6. 音乐家演奏,抑扬顿挫,有时“无声胜有声”任听众自己去体味;

诗人做诗,讲究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让读者自己去欣赏。

7.C (揭示了儒学中“天”的本质特征)

8.B(A曲解文意,人类中心主义的出现不能象征社会的“现代性”。C两者的看法不相同。D因果颠倒,第六段冯友兰先生是说中国传统哲学是以研究人为中心的“人学”,这说明儒学是以研究人的问题为中心,不是以确立人的权力为中心。)

9.人类中心主义的根本出发点是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儒学“以人为中心”认为人与自然相互联系、内在统一。

10.(1)兄:像对待兄弟一样 (2)籍:登记

11.派遣将领镇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之事。

12.C(执事:执行事务的人)

13.D(A语气助词,表判断;语气助词,表肯定语气。B语气词,表商量,还是;副词,表揣测,大概。C疑问代词,哪里;代词,他。D副词,于是。)

14.借助了别人的力量却(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

15.①亡郑利晋而阙秦,存郑利秦;②晋国忘恩负义,不可共事;③晋贪得无厌,下一步将会侵损秦国的土地。

16.C(到)

17.D(连词,表承接。A介词,在/介词,表被动。B代词,他/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C介词,用/介词,凭……身份。)

18.中夜∕主人挝门甚急∕意其子死∕恐被侵辱∕惊起∕逾垣疾遁

19.更凭名声来抬高自己的价码,请他的人没有很多的聘金和安稳的车子不敢来。

20. ⑴廉君宣恶言 恐惧殊盛

⑵以老于户牖之下 人皆得以隶使之

以上是唯学网小编搜集整理的2013年杭州二中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试卷,希望对高中学生能有所帮助。

0% (0)
0% (10)
已有条评论
新闻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