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唯学网 » 专题 » 高中 » 试题

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中二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检测试题

来源:唯学网•教育培训(www.vixue.com)  【唯学网 • 中国教育电子商务平台】 加入收藏

湖北省高中期末考试已经拉下了帷幕,唯学网小编湖北省高二年级考试结束后,为高中的同学们搜集整理了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二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检测试题,同学们可根据2013年考试试题中的考点,制定学习计划,提早进入复习备考。唯学网小编在此温馨提示在答题时能找出重点和难点,总结归纳,做好笔记,以便以后复习使用。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A.窥伺/侍候 框架/眼眶 圈养/圈点 拈轻怕重/拈花惹草

B.肩胛/匣子 沏茶/两讫 囤积/粮囤 数见不鲜/寡廉鲜耻

C.惬意/提挈 挟持/胁迫 蛮横/横祸 强词夺理/强人所难

D.打烊/佯装 熨帖/晕车 丧气/奔丧 螳臂当车/安步当车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津帖 服服贴贴 挺身 铤而走险

B.贤慧 拾人牙慧 憔悴 鞠躬尽瘁

C.明智 神智不清 殉葬 徇私舞弊

D.烦躁 口干舌燥 苍桑 郁郁苍苍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尽管微软CEO史蒂夫•鲍尔默一再强调,微软已无意收购雅虎,但业内分析师却认为,微软CEO不能 用事,必须要收购雅虎搜索业务,否则微软迟早将退出搜索市场。

②一位网友发布的江西省新余市等地区公务员出国 清单,近日在网上引发热议,该市领导对此事高度重视,已责令成立调查组展开调查。

③很多网民都在访问一些小网站后“中招”:主页被 ,广告弹窗层出不穷。采用安全浏览器杜绝侵害可以说是最为实用的防毒措施。

A.意气 考察 篡改 B.义气 考察 窜改

C.意气 考查 窜改 D.义气 考查 篡改

4.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

A.沪指连续下跌,很多被套股民备受煎熬,想尽快弥补巨额亏损,因此一度消失的非法“代客理财”又东山再起。

B.随着房地产业的不断升温,一直居高不下的商品房价格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沉重负担,人们要求平抑房价的呼声也一直不绝如缕。

C.有的高中学生写作文总是喜欢装出一副老气横秋的姿态,动辄用大话套话官话吓唬人,这种文风必须改变。

D.传统节日庆祝形式单一,应节食品也令人索然无味,因此倘若不为传统节日注入新鲜血液,依然难以改变“汤圆”动辄败给“玫瑰”的尴尬事实。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黑龙江省安监局、省煤监局经初步调查,认定4月4日金利煤矿透水事故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矿方违法违规擅自恢复生产,没有严格执行井下探放水的规定导致的。

B.美国保守派为达到转嫁金融危机影响,利用其智囊团掀起一股“中国操纵货币汇率论”,并宣称将对中国产品增加关税。

C.京津城际铁路开通后,京津两地居民上午11时前交寄中国邮政文件类快递件,搭乘京津城际列车,当天下午6时前就能送到收件人手上。

D.2月8日国家质检总局确认,苏丹红为有害非食品原料。凡使用者要按照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进行查处,行为严重的不但要给予行政处罚,还要移送司法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鸟巢与中国文化的关联

①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建筑——“鸟巢”的设计者赫尔佐格和德穆隆强调,这座建筑应该是一座和北京的景观相协调的建筑,不是一座可以放在其他国家和地方的体育馆,那么这个建筑方案是怎样体现它和中国文化的关联的呢?

②面对这个建筑,我们立刻会想起那些中国古代有着单一造型的文物特征。中国造型美术有两类:一是平面的书画,二是有着空间造型的陶器、玉器、青铜器、石刻、木雕、建筑以及种类繁多的手工艺品。然而将丰富的表现手法和技术统一在单一的造型中,是中国古代造型艺术最大的特征。所谓单一造型,即实体的造型决定了这一物体的美学价值。我们在众多的中国文物上可以找到许多无与伦比的典型。

③虽然是单一造型,但是在单一中有着生动的运动,这些运动都围绕着一种单一且基本的运动线,即由两种相反方向的运动构成一条曲线,那就是阴阳太极图中的中线。无论是古代青铜器和陶瓷的外观造型,还是民间的剪纸和刺绣,我们都会发现这条曲线,这条曲线已经贯穿中国艺术至少五千年的历史。

④此外,这个巨大的容器在“混沌”与“秩序”这种矛盾统一体上,也体现了与中国文化的关联,在严谨的秩序中存在着无限丰富且复杂的变化,这或许就是中国哲学思想的精髓。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遗存中,无论是造型、美学,还是技术,都通过视觉形象让人获得精神上的升华。那么那些网格、镂空,以及单一器物形态的完美性,正是在单纯和丰富之间获得了最高状态的协调。

⑤我们在这座巨大的“鸟巢”体育建筑上,可以找到那些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的千丝万缕的联系。远古商代彩陶文化中的“网形彩纹陶钵”,几乎就是一个微缩体育馆,彩陶外观上那些纹样应该说是古人纹身习俗的转移,因此赫尔佐格和德穆隆的“鸟巢”建筑体现了一种非常原始的造型观念,而表层处理意识也来自人类潜意识的深层。在距今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中的“舞蹈纹彩陶”,是中国艺术史上的重要代表作。彩陶盆内壁绘有三组跳舞纹样,用于间隔和表现河水的水纹,都有加强向心运动的韵律。在甘肃和青海一带出土过许多彩陶,在彩陶上绘制的几何纹样有着精确的定位,那些纯粹几何纹样的彩陶已经有着数学的萌芽,那些单一造型的彩陶,从纹样的绘制和器型都让人感觉是一个小容器和小社会。那件“网形彩纹陶钵”多么像赫尔佐格和德穆隆设计的“鸟巢”建筑原型。而那镂空通透的外壁又像江南园林中的“冰裂纹花窗”,还有将偶然性出现的冰裂纹固定为新美学的“冰裂纹哥窑鼎”,以及民间缠线之美,手艺人手下的杰作篓筐,有着吉祥寓意的十二生肖,和让全世界容易辨认的中国红等等,都成为这座巨大建筑中的中国文化遗传基因。

⑥中国文物单一的形态,以及和周围空间构成的纯粹关系,成为这座巨大体育馆建筑设计的最初的出发点。那些赤裸让我们感到粗犷的原始空间,是一种深刻的暗示,诱惑我们向原始的“零”空间回归。赫尔佐格和德穆隆的设计已经证明,那种最为混沌、最单纯原始的造型,有着最大的包容量和丰富性,这种造型所带来的震撼力,已经超越我们现代的建筑传统。

6.下列对“鸟巢与中国文化的关联”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建筑——“鸟巢”让我们想起那些中国古代有着单一造型的文物特征。

B.“鸟巢”在“混沌”与“秩序”这种矛盾统一体上,也体现了与中国文化的关联,在严谨的秩序中存在着无限丰富且复杂的变化。

C.我们在这座巨大的“鸟巢”体育建筑上,可以找到那些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彩陶文化、江南园林文化、中国红等。

D.“鸟巢”的设计证明,只有将中国传统文化因素贯穿到设计中去,才能设计出独具特色的建筑。

7.下列对第⑤段画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鸟巢”的创意取材于远古商代彩陶文化中的“网形彩纹陶钵”。

B.“鸟巢”外观上的那些纹样应该说是古人文身习俗的转移。

C.赫尔佐格和德穆隆关于“鸟巢”建筑的造型观念是非常原始的。

D.“鸟巢”的表层网形结构直接模仿了“网形彩纹陶钵”。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造型艺术最大的特征是将丰富的表现手法和技术统一在单一的造型中。所谓单一造型,即实体的造型决定了这一物体的美学价值。

B.在古代青铜器和陶瓷外观造型、民间的剪纸和刺绣上,我们都会发现阴阳太极图中的中线这条曲线,它贯穿于中国五千年的历史。

C.中国几千年的文物遗存中的网格、镂空,以及单一器物形态的完美性,正是在单纯和丰富之间获得最高形态的协调。

D.“网形彩纹陶钵”很像赫尔佐格和德穆隆设计的“鸟巢”建筑原型。而“鸟巢”镂空通透的外壁又像江南园林中的“冰裂纹花窗”。

9.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建筑——“鸟巢”的设计者在设计这个建筑时充分考虑到了建筑与中国民族文化的关联。

B.赫尔佐格和德穆隆的“鸟巢”建筑体现了一种非常原始的造型观念,从根本上说,他们的设计理念也是原始的。

C.中国彩陶文化中的“舞蹈纹彩陶”是中国造型美术的代表作,其精确定位的几何纹样证明四千年前中国的数学水平及其高超。

D.在不久的将来,建筑和文化的关系会更加紧密,世界各地将产生一批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因素的优秀建筑。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祭欧阳文忠公文

                               王安石

夫事有人力之可致,犹不可期,况乎天理之溟漠,又安可得而推。

惟公生有闻于当时,死有传于后世,苟能如此足矣,而亦又何悲!如公器质之深厚,智识之高远,而辅学术之精微。故充于文章,见于议论,豪健俊伟,怪巧瑰琦。其积于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其发于外者,烂如日月之光辉。其清音幽韵,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其雄辞闳辩,快如轻车骏马之奔驰。世之学者,无问识与不识,而读其文,则其人可知。

呜呼!自公仕宦四十年,上下往复,感世路之崎岖;虽屯邅(zhūnzhān处境困难)困踬,窜斥流离,而终不可掩者,以其公议之是非。既压复起,遂显于世;果敢之气,刚正之节,至晚而不衰。

方仁宗皇帝临朝之末年,顾念后事,谓如公者,可寄以社稷之安危。及夫发谋决策,从容指顾,立定大计,谓千载而一时。功名成就,不居而去,其出处进退,又庶乎英魄灵气,不随异物腐散,而长在乎箕山之侧与颖水之湄。然天下之无贤不肖,且犹为涕泣而歔欷。而况朝士大夫,平昔游从,又予心之所向慕而瞻依?

呜呼!盛衰兴废之理,自古如此,而临风想望,不能忘情者,念公之不可复见,而其谁与归!

1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事有人力之可致,犹不可期 致:达到,做到

B. 及夫发谋决策,从容指顾 发:产生,发出

C. 功名成就,不居而去 居:居住,停留

D. 盛衰兴废之理,自古如此 理:道理,规律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而辅学术之精微/合流屈曲而南

B. 其积于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C. 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驾一叶之扁舟

D. 以其公议之是非/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是韵体祭文,但从议论入题,称赞欧阳修的生平为人,气势豪健,写作特色别具一格。

B. 本文着眼于文忠公的道德学业,盛赞其“果敢之气,刚正之节”,至于文章成就及政治立场的不同,则避而不谈。

C. “浩如江河之停蓄”,喻道德学问之深厚沉稳;“烂如日星之光辉”,指文笔之光彩耀眼。

D. “屯邅困踬”“窜斥流离”“上下往复”都是在表达欧阳修颠簸不顺的仕途。

四、(24分)

13.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惟公生有闻于当时,死有传于后世,苟能如此足矣,而亦又何悲!

译文:

(2)然天下之无贤不肖,且犹为涕泣而歔欷。

译文:

(3)临风想望,不能忘情者,念公之不可复见,而其谁与归!

译文: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天仙子

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1)请根据全词简要分析“午醉醒来愁未醒”之“愁”的含义。(3分)

答:

(2)“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句,向来为前人称道,请你说说其中哪两个字最见诗人的语言功力?试品析。(5分)

答:

15.填空。(6分)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2)寄蜉蝣于天地, 。哀吾生之须臾, 。(苏轼《赤壁赋》)

(3)巴尔扎克用总标题为《 》的一系列小说,反映了社会剧烈变革时期的法国生活。

(4)曹禺话剧创作的处女作《 》是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光明在低头的一瞬

                                          迟子建

俄罗斯的教堂,与街头随处可见的人物雕像一样多。雕像多是这个民族历史中各个阶层的伟大人物。大理石、青铜、石膏雕刻着的无一不是人物肉身的姿态,其音容笑貌,在各色材质中如花朵一样绽放。至于这躯壳里的灵魂去了哪里,只有上帝知道了。

莫斯科与圣彼得堡那几座著名的东正教堂,并没有给我留下太美好的印象,因为它们太富丽堂皇了。五彩壁龛中供奉的圣像无一不是镀金的,《圣经》故事的壁画绚丽得让人眼晕,支撑教堂的柱子也是描金勾银,充满奢华之气。宗教是朴素的,我总觉得教堂的氛围与宗教精神有点相悖。

即使这样,我还是在教堂中领略到了俗世中难以感受到的清凉与圣洁之气。比如安静地在圣洗盆前排着长队等待施洗的人,在布道台上神情凝重地清唱赞美诗的教士。但是这些感动与我在一座小教堂中遇见扫烛油的老妇人相比,就微不足道了。

莫斯科的东南方向,有一座被森林和草原环绕的小城——弗拉基米尔,城边有一座教堂,里面有俄罗斯大画师安德烈·鲁勃廖夫的壁画作品。我看过关于这位画师的传记电影,所以邂逅他的壁画,有一种惊喜的感觉。教堂里参观的人并不多,我仰着脖子,看安德烈·鲁勃廖夫留在拱顶的画作。同样是画基督,他的用色是单纯的,赭黄占据了大部分空间,仿佛又老又旧的夕照在弥漫。人物的形态如刀削般直立,其庄严感一览无余,是宗教类壁画中的翘楚。我在心底慨叹:毕竟是大画师啊,敢于用单一的色彩、简约的线条来描绘人物。

就在我收回目光,满怀感慨低下头来的一瞬,我被另一幅画面打动了:有一位裹着头巾的老妇人,正在安静地打扫着凝结在祭坛下面的烛油!

她起码有六十岁了,她扫烛油时腰是佝偻的,直身的时候腰仍然是佝偻的,足见她承受了岁月的沧桑和重负。她身穿灰蓝色的长袍,戴蓝色的暗花头巾,一手握着把小铁铲,一手提着笤帚,脚畔放着盛烛油的撮子,一丝不苟地打扫着烛油。她像是一个虔诚的教徒,面色白晳,眼窝深陷,脸颊有两道深深的半月形皱纹,微微抿着嘴,表情沉静。教堂里偶尔有游客经过,她绝不张望一眼,而是耐心细致地铲着烛油,待它们聚集到一定程度后,用笤帚扫到铁铲里,倒在撮子中。她做这活儿的时候是那么虔诚,手中的工具没有发出一声刺耳的响声,她大概是怕惊扰了上帝吧——虽然说几个世纪以来,上帝不断听到刀戈相击的声音,听到枪炮声中贫民的哀号。

我悄悄地站在老妇人的侧面,看着祭坛,看着祭坛下的她。以她的年龄,还在教堂里做着清扫的事务,其家境大约是贫寒的。上帝只有一个,朝拜者却有无数,所以祭坛上蜡炬无数。它们播撒光明的时候,也在流泪。从祭坛上蜂飞蝶舞般飞溅下来的烛泪,最终凝结在一起,汇成一片,牛乳般润泽,琥珀般透明,宛如天使折断了的翅膀。老妇人打扫着的,既是人类祈祷的心声,也是上帝安抚尘世中受苦人的甘露。

如果我是个画家就好了,我会以油画展现在教堂中看到的这一幕令人震撼的情景。画的上部是安德烈·鲁勃廖夫的壁画,中部是祭坛和蜡烛,下部就是这个扫烛油的老妇人。如果列宾在世就好了。这个善于描绘底层人苦难的伟大画家,会把这个主题表达得深沉博大,画面一定充满了辛酸而又喜悦的气氛。

这样一个扫烛油的老妇人,使我的弗拉基米尔之行变得有了意义。她的形象不被世人知晓,也永远不会像莫斯科街头伫立的那些名人雕像一样,被人纪念着,拜谒着。但她的形象却深深地镌刻在了我的心中!镌刻在心中的雕像,该是不会轻易消失的吧?

我非常喜欢但丁在《神曲》的《天堂篇》中的几句诗,它们像星星一样闪耀在结尾《最后的幻象》中:无比宽宏的天恩啊,由于你我才胆敢长久仰望那永恒的光明,直到我的眼力在那上面耗尽!那个扫烛油的老妇人,也许看到了这永恒的光明,所以她的劳作是安然的。而我从她身上,看到了另一种永恒的光明:光明的获得不是在仰望的时刻,而是于低头的一瞬!

16. 作者描绘的老妇人形象有怎样的特点?试作概括分析。(4分)

答:

17. 本文在构思上运用了什么手法?请作具体说明。(4分)

答:

18. 文中划线的句子“它们(蜡烛)播撒光明的时候,也在流泪。”有何深刻的含义?(4分)

答:

19.结尾处作者“看到了另一种永恒的光明”,这里所说的“永恒的光明”指什么?这样的结尾有什么作用?(6分)

答:

六、(12分)

20.下面是鲁迅的小说《药》结尾的几段文字,请从表达效果的角度对画线处的景物描写进行点评。(4分,不超过35字)

华大妈不知怎的,似乎卸下了一挑重担,便想到要走;一面劝着说,“我们还是回去罢。”那老女人叹一口气,无精打采的收起饭菜;又迟疑了一刻,终于慢慢地走了。嘴里自言自语的说,“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他们走不上二三十步远,忽听得背后“哑——”的一声大叫;两个人都悚然的回过头,只见那乌鸦张开两翅,一挫身,直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

21.许多优秀的诗歌,语言不仅形象凝练,而且含蓄隽永,饱含哲理。比如苏轼的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包含这样的哲理: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得到的结论不一样;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制约。

阅读下面的诗句,用简明的语言说明其中的哲理(任选两题)。(4分)

①“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清·顾嗣协)

包含的哲理是:

②“芳林新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唐·刘禹锡)

包含的哲理是:

③“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唐·杜荀鹤)

包含的哲理是:

22.菲律宾马克坦岛北岸建有一座奇特的纪念亭,亭中耸立着一块石座铜碑。碑上载有这样的文字:

费尔南多·麦哲伦。1521年4月27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他在与马克坦岛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的交战中受伤身亡。麦哲伦船队的一艘船——维多利亚号,在埃尔卡诺的指挥下,于1521年5月1日升帆驶离宿务港,并于15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

而碑的反面,还刻着另一段文字:

拉普拉普。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为第一位击退欧洲人侵略的菲律宾人。

请用简明的语言说明立碑者的用意。(4分)

答:

七、作文(60分)

23.尖毛草,非洲草原长得最高的一种茅草。尖毛草在它生长的初期,几乎是草原上最矮的草,半年才长了一寸高。但半年后,雨季到来,尖毛草迅速飙长,三五天后就长到两米多高。原来,在前六个月里,尖毛草不是不长,而是一直在长根部,雨季前,它虽然露头一寸,但扎根地下超过28米。

不能只要地面以上的高度,而忘了扎根地下的28米。尖毛草先长地下28米的成长过程给我们人生成长或事业发展有怎样的启发?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唯学网教育电子平台还为广大高中生提供各个省市的高中招生计划,有关更多高中资讯、高中升学指导、家庭教育、生活常识等内容,请点击唯学网高中专题页,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0% (0)
0% (10)
已有条评论
新闻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