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后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数学、外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包括6门课程,这6门课程都是各自省内统一组织,对于学生来说,这6门课程应该怎么计划考试才是最好的办法呢?六科一门一清,争取一科两考是最好的考试策略。
计入高校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可由学生根据高校的要求和兴趣特长自主选择。
高考改革后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数学、外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各省自主命题,主要目的是检验学生学习程度、避免严重偏科的一项制度设计,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今后学业水平考试范围覆盖国家规定的所有学习科目,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按国家课程标准和考试要求统一组织实施。各地要合理安排课程进度和考试时间,创造条件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同一科目参加两次考试的机会。 2014年,教育部将出台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指导意见。
高考成绩除了分数之外,综合素质评价也在高校录取时占一定比例,这次改革的重点是更好地规范评价的内容、程序,确保内容客观真实、程序公开公正。一是建立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注重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内容。二是严格程序,强化监督,确保公开透明,保证内容真实准确。三是各省(区、市)制定综合素质评价基本要求,学校组织实施。2014年,教育部将出台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意见。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依据是根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改进评分方式,加强评卷管理,完善成绩报告。加强国家教育考试机构、国家题库和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明年起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
高考录取的依据=统一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
更多高中学业水平最新资讯,唯学网小编将会进一步跟进,大家可关注我们的高中培训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