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唯学网 » 小升初 » 小升初教育新闻 »

教育思考:小升初“骗局”为何屡屡得手?

教育思考:小升初“骗局”为何屡屡得手?

唯学网 • 教育培训

2016-1-13 14:27

小升初

小升初教育

教育

唯学网 • 中国教育电子商务平台

加入收藏

为了能给孩子选择一所优质的学校,是每个父母心中最重要的事情。目前,2016年“小升初”还未开始,“小升初”骗局却已悄悄展开行动。小升初“骗局”为何屡屡得手?主要之一便是因为一些家长不了解当年的“小升初”政策。在此,小编提醒家长们要擦亮眼睛,多了解一些“小升初”政策。

小升初“骗局”为何屡屡得手?

小升初“骗局”为何屡屡得手?

日前,广州市教育局举行新闻媒体通气会,通报了关于查处社会机构冒用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名义组织“小升初”招生考试的情况,此次会议还介绍2016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安排,给广大家长一张“定心”的招生时间安排表。

这类事件或许在教育主管部门眼中,之所以每年都有家长上当受骗,相信“小升初”骗局,主要是一些家长对“小升初”政策不了解、不熟悉,不知道“小升初”严格按照免试入学、就近入学原则招生。但是,“小升初”骗局屡屡得手,而且不只是广州一地存在“小升初”骗局,北京等地也存在,这恐怕就不是家长不懂得“小升初”政策这么简单了。

不可否认,按照政策,不管是北京,还是广州,“小升初”确实严格采取免试入学、划片就近入学原则,严禁笔试、面谈等选拔性招生方式。即便是民办初中、小学招生,也不能组织笔试,最多允许面谈,而且实行网上报名,招生控制比较严格。但是,即便如此,在广大家长心中,他们仍然相信民办名校会通过各方手段规避教育主管部门的禁令,举办“小升初”暗考,进而掌握有意愿报名学生的成绩,以便在招生环节进行取舍。

因为对于民办名校来说,报名的学生太多,他们在招生上享有极大的选择权和决定权,需要淘汰一部分报名学生。这意味着在政策层面,面谈环节是决定一个学生能否上民办名校的关键所在。而且,升学率对民办学校、尤其是民办名校而言,就是生命线。

要保障升学率,除了招聘优秀教师之外,还得招收优秀生源。但仅仅靠短暂的几分钟面谈交流,招生老师很难了解到一个学生真实的学习成绩状况,这对名校招生的参考作用很小,真正能够起到作用只能是文化课成绩,面谈环节只能是走过场,摆摆样子,甚至可有可无。这就迫使民办名校要在招生上必须采取掐尖战略,提前物色和内定优秀生源,就只能通过笔试来实现,“暗考”成为必然的选择。更何况在武汉,虽然政府取消了“小升初”考试,但广大家长却自行组织起了民间的“小升初”联考,直接帮助学校解决了难题,规避了教育主管部门的禁令。

由此可见,广大家长才相信“小升初”“暗考”骗局,根本原因是社会上确实存在“小升初”“暗考”的生存土壤,所以广大家长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毕竟只需要区区几百元的考试费,比起孩子有可能错失上名校的机会来说根本算不上什么成本。因此,要避免家长上当受骗,除了不停的向社会说明“小升初”政策,严查严惩各类违规招生行为之外,最关键是要均衡教育资源分配,铲除广大家长挤破脑袋要把孩子送进去的名校。当孩子随便上哪一所初中时,“小升初”骗局自然而然的就失去了市场。

以上内容是关于小升初“骗局”为何屡屡得手的介绍,唯学网小编提醒,关于小升初资讯、小升初政策、学习指导等相关内容的请继续关注唯学网。小编会第一时间为大家更新跟进最新信息,如有任何疑问也可在线留言,小编会为您在第一时间解答!

0% (0)
0% (10)
已有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