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唯学网 » 小学 » 小学教育新闻

教育改革:学生减负同时要注重增效

来源:唯学网•教育培训(www.vixue.com)  【唯学网 • 中国教育电子商务平台】 加入收藏

小学是教育的基础,是孩子们开始学习的门槛。俗话说的好,活到老学到老,这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做的事情。下面是唯学网小编根据教育新闻最新资讯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教育改革:学生减负同时要注重增效”一文,供大家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小编也会第一时间为大家更新跟进最新报道!敬请关注。具体文章内容如下: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内容涉及阳光入学、均衡编班、“零起点”教学、规范考试、等级评价、一科一辅、严禁违规补课、每天锻炼1小时等。其中“不留作业”和“规范考试”这两项内容引起了广泛热议。

意见稿指出:“小学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可布置一些适合小学生特点的体验式作业。积极与家长、社会资源单位联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安排学生参观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社会设施,组织参加力所能及的手工劳动、农业劳动。”

“规范考试。一至三年级不举行任何形式的统一考试;从四年级开始,除语文、数学、外语每学期可举行1次全校统一考试外,不得安排其他任何统考。每门课每学期测试不超过2次。考试内容严禁超出课程标准。”

希望减负工作能扎扎实实进行下去,真正让孩子们受益

其实,“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这一提法已经不新鲜了,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教育部就有此要求,但是一直以来的现状是“越减,负担越重”。

减负的提法很好,但实施起来还要考虑到没有作业了,孩子们该做些什么,能不能做,怎样做的问题,还有家长的时间和家教水平等问题。

规范考试,想法很好,但个人觉得,考试规范化不太可取。在现行的选拔制度下,考试已经被窄化和扭曲,以升学、择校为目的的考试的确要规范化。但考试作为教学中检验孩子知识吸收的一个环节,还是要好好利用。总之,说到不如做到,希望减负工作能扎扎实实地进行下去,真正让孩子们受益,促进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

“减负”的同时注重“增效”,孩子的课业负担才会减轻

学业负担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不仅仅是指我们传统所讲的作业多和考试多,学生长时间地从事对学习毫无意义的、反复的身体机械运动。减负后,学生有了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学校及补习机构要适时增加学生参与体育、文化、社会实践等活动的机会和时间。

“减负”要对培养目标有正确定位,不同的培养目标,对孩子的要求不同。另外,“减负”的同时要适当“增效”,只有当家长、教师注重了“增效”内容,孩子的课业负担才会减轻,同时能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我们主张快乐、轻松并且高效地学习辅导方式,不断推进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着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良好的学习方法,致力于培养专职优秀专业老师,在减负增效问题上,教师仍有很大发展空间,如上课的效率、作业的效率、批改的效率、检测的效率等。

教育改革不能盲目强调做减法

“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这样的矛盾让教育者陷入两难境地。减负大势已成定局,但如何才是真正减负,我们先谈谈何为教育本质。丰富多彩、个性鲜明的教育才能在严格意义上称之为教育,如果大家都模仿或复制同一种教学模式,无疑是对教育本质的背离。减负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一棍子打死,“不留作业”、“规范考试”却忽视了学生的个性需求。学生的负担与他们的身体素质、智力水平、能力强弱等因素息息相关,每个学生的差异都是客观存在的。同一学习任务,但每个学生所表现出的效率却不尽相同,体现在个体上的负担也就有所区别。

教育改革不能盲目强调做减法,推进素质教育更应该注重减负增效。课后,家长们需改变教育观念,减轻学生心理负担;课上,教师应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多管齐下,才能让孩子变苦学为乐学,才能掌握自主探究学习的乐趣。因材施教,减负增效应该成为探索教育模式的新王道,如此,素质教育方可开创一片新天地。

唯学网是一个大型的教育考试培训平台,若想时刻了解更多相关小学教育新闻内容,请随时关注唯学网!

0% (0)
0% (10)
已有条评论
新闻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