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是小学课程中逻辑思维较强的一门功课,对于思维能力较差的小学生来说,学习这门功课是需要花费一些时间的。因此,提高数学成绩成为了广大家长们重要任务。那么,如何可以有效地提高数学成绩呢?据专家提示,只要学生养成5个好习惯,提高数学成绩不再是难题。
培养5个好习惯,提高小学数学成绩不再是难题
习惯一:认真审题
有些学生在做数学题的时候,不看清楚题目就去做题,导致明明会的题也没有答正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识审题的重要性,增强审题意识。同时,还要教给学生审题方法,建立解题的基本程序如审题—列式—计算—验算—作答等,把审题摆在解题过程的第一位。作为父母,也要在学生做题时,督促孩子认真审题。
习惯二:认真验算
认真验算是保证解题正确性的关键,所以,培养孩子认真验算也是至关重要的任务。教师在教学中要把验算作为解题过程的基本环节之一。加强训练,严格要求和督促学生去做,要向学生讲清什么叫验算以及验算的方法、意义等。
培养5个好习惯,提高小学数学成绩不再是难题
习惯三:独立完成作业
有些父母对孩子的学习能力漠不关心,在孩子学习时,有不懂的题型就去问父母,父母没有耐心的就直接把答案告诉了孩子,时间久了,这些孩子就养成了懒于思考的不良习惯。因此,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前提。
习惯四:学会不耻下问
学生在学习中要多动脑筋,勤于思考。对概念、公式、定律等不要满足于会背诵,更要力求理解。遇到不懂的问题主动请教,不耻下问,和同学展开讨论,不弄清问题决不罢休,当问题得到解决时,学生就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习惯五:主动检查错误
学生在学习中,必然会出现差错,对此,老师不能等闲视之。因为学生出现差错的地方,正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薄弱点,并且可能是典型的、普遍的。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用自己学到的检验方法去找出错误。在对比中把握问题的关键,力求自己发现并改正错误,提高解题技巧。
总之,提高数学成绩,首先要养成以上五大习惯,培养想好的学习习惯,使得受益终身。
以上内容是关于培养5个好习惯提高小学数学成绩的介绍,要想了解更多小学相关信息内容,请随时关注唯学网小学频道,小编会第一时间为大家更新跟进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