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唯学网 » 小学 » 小学教育新闻

一年级小学生48个学生5个会系鞋带 愁坏老师

来源:唯学网•教育培训(www.vixue.com)  【唯学网 • 中国教育电子商务平台】 加入收藏

 李老师从教以来一直教“低段”,这个班级已经是她教过的第四个班级了。她说现在的孩子一茬比一茬难教了,过去孩子上课时,课堂上特别安静,不用老师强调纪律。现在,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已经不是个别现象。一节课40分钟,能坚持30分钟认真听讲的孩子太少了,多数孩子的注意力都保持在20分钟,有的只能坚持10分钟,剩下的时间都是在溜号,不是跟同桌唠嗑,就是在下面搞小动作,一会把格尺当成玩具乱敲,一会用铅笔将橡皮扎得都是眼儿,有的孩子不管跟自己有关没关,哪里有声他就往哪里凑热闹。
     上课时突然四处溜达,你说什么他仿佛没听到一样;自己玩自己的谁也不搭理。“现在的孩子简直让你束手无策,软硬不吃,越来越让人头疼。”新学期开始一个多月,哈市不少小学老师发出感慨:不知道如何做好入学新生教育?
现象一 孩子上课坐不住板凳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板凳,有普遍化的趋势?我们的教育究竟在哪里出了问题?采访中,有的老师说:“有的孩子为了提前上学还不满6周岁,孩子的心智、思维、语言、行为等方面就相差不少。”还有就是很多孩子上课不听讲,因为上学前都在幼儿园学过,孩子们不感兴趣,这种孩子上课时溜号特别多。
  小言的妈妈说,孩子上学前在一家幼儿园跟外籍教师学习英语,课堂上孩子们十分活跃,外籍老师也鼓励孩子们自由、主动性。上学后,孩子却被要求“安静听讲”。小言妈妈说:“东西方教育有差异,她和孩子更喜欢轻松愉快的课堂。”
  对此,哈市教育研究院王斌兴认为,多年来的教育实践证明,老师把孩子管得死死的,对孩子健康成长是不利的。“孩子课堂上不听话也不全是孩子的事”,应该调动孩子的主动学习兴趣,让课堂变得轻松活泼,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适当的课堂纪律是必须的,松紧度体现了教师的水平。
  现象二 孩子不遂心意就哭
  哈市南岗区某小学的一位老师讲,现在上学不管老师怎么说,孩子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去做,我行我素。
  入学第一天,松松无视任何人的存在,在座位上就脱下了裤子,踮着脚尖绕过老师,径直跑进了卫生间。第二次,虽然能主动打招呼,可转身还是先脱下裤子,然后跑了出去。
  松松上课时好像在家里一样十分随意,把鞋乱扔一通,双脚或跪、或偏向一侧扭着身子。跑到其他同学那里去看他感兴趣的事物,想叫他回到座位上,那是“没门”,即使家长开放日的公开课堂上,松松也能冲到其他同学那里去看个究竟,一次、两次……不管家长们诧异的目光。
  如果不按照松松的意愿来,或不满足他的愿望,就会大喊大叫。他的东西是坚决不能别人使用,别人的东西随时用。如果谁拒绝借他使用,松松就会一边抢东西,一边大喊着:“你凭什么不借我?”
  哈市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纲认为,松松的思想意识里一切要唯我独尊,目中无人。现在像松松这样的孩子越来越多,老师们要注意引导孩子学会集体生活,一定要耐心,千万不要有类似“你咋就不服管呢!”措辞严厉的批评,当然这需要家长的配合。
现象三 自闭孩子增加
  “爷爷奶奶带大、没去过幼儿园,单亲家庭等社会问题导致的自闭症孩子多了。以前一个学年能有一两个,现在每个班级都有一两个这样的孩子。”开学没几天,董老师发现班级有个叫晴晴的女孩与众不同。虽然是6岁的孩子,接受能力很差,语言表述不清,思想显得很幼稚。她不愿意和别人说话,也不与人沟通。下课不愿意出教室,即使出去了,也不和同学一起做游戏、跳集体舞,一个人不是在操场上乱走,就是一脸茫然呆呆地站着。
  董老师说,你和晴晴交流,总是答非所问,她翻白眼,莫名其妙地傻笑。问她父母是做什么工作的,她兴奋地捂着嘴大笑起来:“太好玩了,太好玩了。”美术课上,晴晴的画纸上画得乱七八糟,自己的脸上、手上都画上了颜色,帮她洗脸的时候,她开心地说:“太好玩了,太好玩了。”
  国庆节假期回来后,晴晴找不到自己的教室了,是同学带她回到教室的。
  哈市育源心理教育学校校长高源认为,像晴晴这样的自闭症孩子毕竟是少数。对待这样的孩子,教师站在家长的角度换位思考,用平和心态善待这样特殊的孩子,用全部的爱心、耐心、诚心去给予她温暖和呵护。
  现象四 48个孩子5个会系鞋带
  有着15年教龄的孙老师说,当了这么多年的教师,发现如今的孩子自理能力差。就拿最简单的一件事整理书包来说,很多孩子书包都是乱糟糟的。上课经常听到“啪”的一声,不是水杯掉下来,就是铅笔盒散落一地。每天放学的时候,那些自理能力差的学生总是把学习用具和生活用品统统地往书包里乱塞一通,书包连拉锁都拉不上。
  现在的孩子管不住自己的东西,丢了也不知道找。每天老师办公桌上堆着很多无人认领的物品,铅笔、橡皮、格尺、水果盒……有时老师念到孩子名字将丢失的学具给他时一脸的茫然,疑惑地说这不是他的,当看到自己学具上有自己名字时才恍然大悟。上课时忘带用具的现象也很多,老师一问孩子为什么忘带了,孩子都委屈地说:“妈妈没给我装书包。”他们的意识里这些都是家长的事,跟自己没关。
  细心的孙老师观察到班级里几乎找不到系鞋带的鞋子,孩子的鞋子都是拉锁或粘扣,她对班级48个孩子进行了一个小调查,自己会系鞋带的孩子只有5人。
  哈市教育研究院王斌兴认为,目前家长对子女的养育溺爱倾向非常严重,对于“1:6”的家庭比例来说,1个孩子6个大人同时关注,正是全家人对孩子的百依百顺,使得如今的孩子们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该做的事情做不好,久而久之自理能力越来越差。
专家建议
  哈市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纲认为,6岁的孩子走进校园后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多数是家庭教育偏差导致,家长应该改进教育孩子的理念,和学校加强沟通。另外,小孩子课堂上乱动,大可不必大惊小怪,应该容忍,并容许孩子活泼好动。
  哈市育源心理教育学校校长高源认为,中国式的教育的确存在着问题,“把孩子死死地按住,让其乖乖听讲,是不科学的”。老师应转变教育观念,迎合孩子的心理转变教育教学方法,家长也应该主动配合老师,共同解决好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差异化和衔接不当等问题。对于自闭症、唯我独尊的孩子应该进行心理干预,帮助其健康成长。很多家长不正视自己孩子的问题,还对老师提出各种批评,甚至抵触学校对孩子的行为规范,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0% (0)
0% (10)
已有条评论
新闻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