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唯学网 » 中考 » 经验

中考高分考生分享成功经验

来源:唯学网•教育培训(www.vixue.com)  【唯学网 • 中国教育电子商务平台】 加入收藏

 临近中考,如何更高效、更轻松地安排复习,提高复习效率?近日,四名曾在去年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哈三中学生,他们总结归纳了自己在各科冲刺复习阶段的技巧及临考的心理准备。正确给自己定位。在这段时间,一定要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注意,目标比自己目前能达到的水平更高一些,但不要过于不切实际。否则挫败感会影响到前进的脚步。但对于那个较高的目标一定竭尽全力去完成。

哈尔滨市第三中学孙宇彤

中考冲刺准备:找准定位设定目标

正确给自己定位。在这段时间,一定要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注意,目标比自己目前能达到的水平更高一些,但不要过于不切实际。否则挫败感会影响到前进的脚步。但对于那个较高的目标一定竭尽全力去完成。

明确自己的短处,着重解决。如果数学27,28题没思路,就保证多训练自己压轴题的思维,比如买一本压轴题的练习册。不用每一道都认认真真写,浏览一下,如果确保是自己极其熟悉的题,跳过不写,遇到思路生的题,一定要想,自己先多想几天,实在不会了问问老师。

如果比较马虎,建议大家记录每天马虎的次数。比如“化学学科2次”哪怕是忘写百分数后面的%也要记上,如果可能的话在每个后面注上马虎的原因,尽可能在考场上将马虎降到最低。

注意细节。经历过中考的同学都知道,中考很简单,甚至低于模考的难度,但中考又是选拔性的考试,靠的是什么?细节!平时做题时遇到拿不准的细节一定要多问老师,老师是掌握中考最新动态的人,他们的信息都一线的,多问问细节,没准在你中考考场上一个小细节会影响你的结果,而这个小细节正是你平时做题时放过的。

此外,建议大家在临近中考的十天中不要追求题海战术,多看看自己之前错的,总结一下,因为如果在中考十天中一味的抠难题,会降低信心,效率下降,适得其反。

临考中考心理准备:头要满心要空

考试前紧张是难免的,但一定要学会调整这个“度”。有些学生可能由于考试过度紧张,导致考不出自己理想的成绩,甚至不如平时的测验,用平常心去对待,把平时测验当中考,把中考当平时测验就可以了。

我是属于平时测验马马虎虎,反而越到考试越兴奋的类型,原因说出来可能会很好笑,就是设想计划考完试的短暂而美好的时光,譬如:对于平时大的模考,“虽然我们一天考将近八个小时,但我会让自己想象晚上回家可以扑向我自己爱的床,然后心情就会很好。”对于中考,在此之前我制定一些很美好的计划,比如中考之后去唱歌、回家看电影看到半夜、考完去旅游、看各种小说,最有意思的是打算撕中考复习时的练习册。“当然,最后一条是不会实现的。”总之,要给自己找兴奋点,找开心的理由。

此外,要学会劳逸结合的学习,多运动,呼吸新鲜空气对提高学习效率很有帮助。每个人释放压力的方法都不一样,我的同学孙琰在中考进考场之前一直都在听一首曲子《He is a pirate》,她认为这首曲子是对自由的最好诠释。她说,考场的大忌,就是心头有过多的负担和压力,可谓百害无一利。因此在步入考场时,不要想着自己必须要成功,必须突破480分,而要放平心态、放松心情,用头脑中的知识和经验在考场上打一个漂亮的胜仗。

哈尔滨市第三中学孙琰:语文细水长流 题型文意两手抓

基础题从来就不是拉分的题型,但它考查的是基础知识的运用,需要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相信同学们经过一轮二轮的复习,早已对字词、成语、病句等烂熟于心。所以在中考前的数十天内,各位只需要坚持看一遍以前做错的字词、成语以及病句常见的错误类型、名著中的经典情节,这样一定能在基础部分过关斩将,如虎添翼。

“文章都在变,就题型没变”,这就要求同学们对语文阅读题型有精当的把握。信息提炼能否做到全面准确;段的作用如何作答;词句含义怎样分析;论点会在哪里出现;中心要从几方面入手;表达效果、“开放题”答题有哪些步骤……这些都是大家在复习阅读时要注意的问题。把握题型之后更加重要的便是对文章的理解,小说中的情节、环境会对人物形象起到怎样的作用;散文中的描写、议论和抒情对中心有怎样的暗示;游记中的参观者会歌颂被参观者哪些优秀品格……阅读时能真正走进文章,对题型又能做到了如指掌,这样的同学一定会在中考中轻松夺得阅读的高分。

作文是中考语文的压轴戏,是中考语文真正能拉分的部分,但谁也不会知道中考那天会考什么题目,至于那些鼓吹自己押题命中率极高的人,他们压的作文题目只能练练文笔,万万不可当真。有些考生在考场上,为了用上为押题而精心所准备的素材,不惜生搬硬套,以致偏题跑题,令人痛心。但另一方面,作文的构思却是有迹可循的,并列式、递进式、议论性散文,都可以是大家借鉴的对象。此外,同学们一定要把自己最好的字迹拿出来给阅卷老师看,须知老师们每天面对数万张眼花缭乱的作文,在仅仅半分钟的打分时间内,批卷老师所关注的可能更多的是你的标题,你的开头,你的结构,尤其是你的字迹。做一名“标题党”,一位“书法家”对于考场上的你可能会大有裨益。

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李思煊:物理抓好细节分 为中考锦上添花

物理在近年中考中一直是举足轻重的关键区分学科。在最后的几天复习中,如何让物理为其他学科锦上添花而非美中不足遗憾终生至关重要。

重视课本回归基础

中考物理的考察,一直以来都注重对课本的发掘。无论是选择填空,还是实验计算,全部都来源于课本,所以最后的复习,一定要以课本为重。在复习课本时,首先要做到没有遗漏的全面复习。课本中每一章的章前介绍,每一个“实验探究”“观察”“活动”“讨论交流”“动手做”“理性探究”都要仔细阅读,课后“发展空间”中的“家庭实验室”“自我测评”“物理在线”要认真研究,包括全书前介绍,初四下册的全套书总结列表都要复习到。尤其要注意每一幅插图和小孩对话,其中往往是物理现象的经典实例,易错概念的辨析以及物理思维的基本思路。这些部分对选择中的辨析题,填空中的简单实验设计和物理现象解释叙述用处极大。所以一定要做到书上的概念定理基本能一字不落的背诵,书上每一幅插图对话熟记出处。其次在简单翻阅课本的基础上,对课本中的内容进行深度发掘,前后类比。中考考查课本永远不会是简单的原版呈现,在设题过程中一定会进行发掘深入,所以在复习课本时不能简单的记忆背诵。看着一幅插图,尽力联想相关联的知识点,自己设问自己回答……这些都是发觉课本内涵的好方法。以九年级上P73“动手做”为例,首先要知道小灯泡变亮变暗的原理,其次要对其进行评估,比如它有没有开关、电阻太小、亮度变化范围太小等,进而考虑如何从中改进得出变光灯泡的普遍设计。另外要将前后知识链接,例如固体融化过程规律的探究中,晶体熔化吸热而温度不变,从内能角度解释为,分子吸热分子动能不变势能增加,这就是把前后知识结合。总之,在中考之前,一定要认真地看一遍物理书,这将令你获益匪浅。

练习技巧突破实验

中考物理的难点在于实验。复习实验,首先仍是复习课本。仔细阅读重点实验的过程,按实验的观察思考,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合作交流评估的顺序梳理思路。其次将实验进行分类,包括探究实验,测量实验,验证实验等,明确实验的目的。探究实验要注重从已知推未知的思路过程,测量实验则要注重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和简洁可行性。第三,注重实验的方法。最常用的实验方法是控制变量法,每个实验要注意如何不同的有效地控制变量,例如欧姆定律实验和电功率实验中不同的控制变量的方法,凸透镜实验中控制焦距和物距等。另外实验还要注意对比性,普遍性,表格设计,数据处理,评价改进等重点问题。第四,要注重实验间的相似性。电学实验中,测电阻、电功率等实验在电路上的相似性,光学实验中光屏的作用,力学实验中斜面装置的作用等都具有相似性,要注意结合对比。第五,注意答案的多角度。在实验中,往往需要从物质和能量、宏观和微观、安全与环境等多方面作答。此时要注意揣摩出题意图,尽量将答案做完整全面。

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李百双:数学注重细节 做个有心人

数学在中考中占有比较大的比重,是不容忽视的一大科。记得我初中的数学老师的名言“只要你错了一道填选,就与别人有了三分的差距,在哈市就是三千人,你就再也没有回旋的余地”。然而“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用现在剩余的时间磨砺,终究可以用一把利刃开拓出希望之路。

课堂上认真听讲

这可能听得让人厌烦了吧,然而这的确是最有效的途径。你会发现,在课堂上专注听讲,胜于只顾做笔记,当然又胜于开小差的。数学是一个提分快的科目,是因为强调几个简单的注意事项,就可以搞定很多分数。然而要想将所有分数收于囊中,其积累的需求也不亚于语文等文科。要想学好数学,争取满分,就要理解定义的表层与深层的各种含义,透彻公式的来源出处,并将其贯彻到实际应用中来。这是看似简单,实则操作起来有相当难度的一件事。而欲完美地实现这一点,捷径就在于珍惜课堂的45分钟,因为想要引入新知识并让学生们可以充分理解,就要带领引导同学们经过上述步骤。珍惜这短暂而又益处非凡的时间,胜于大量回家、课余、考前匆忙背笔记的光阴万倍。

重视教材与练习

无论什么考试后,不久你就会发现,经常会有老师笑着告诉大家27、28题是以某某书上某某页某某犄角旮旯里的某某图形或结论为原型产生的,之后就会有大批同学顿首捶胸:这道题这么简单,可我当时怎么就没有想到呢?我不想多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大家都懂,虽然那个将化学书从头到尾一字不落抄了三遍的同学的做法不可取,但我们还应看到他化学上取得的满意成绩上的闪光点。再引用数学老师的话:“概念不清,寸步难行;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不对知识进行系统、专门的练习,就难以让知识稳固于脑海中。在这里我建议大家选一本紧随一轮复习的、题量充足的练习册,再用一本专门练大题27、28题的高强度练习册,配合做一本只有选择填空前20题套题的练习册,最后用两本综合大卷的套题练习册。这三步下来,在数学方面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再遇见数学题时就会游刃有余,如庖丁解牛了。不过不必因这些海量的题而望洋兴叹,因为大多数学校初四的总复习进程就按这里步骤进行,跟进学校,再根据自己需要选择发展方向,就可轻松夺冠。

注重细节严谨思维

数学是既难又容易拉开档次的一科,一失足就成千古恨。其实满点并不是遥不可及、应该放弃的,在平时思考时养成注重细节,严谨思维的好习惯,在考场上才有机会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实力,展现出自己的优势。一个单位、一个符号、一个数字、一个端点、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补充、一句暗示,看似微不足道,把握它们,便是你与众不同的展现。

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李百双:英语落实基础提高答题技能

英语在相比之下,就显得琐碎了许多。但怀着必胜的决心面对挑战,定能步步为营。

听力

听力是中考中必争之地,失去了它,就决定了败局。简单说一些方法。在放听力前会有少量时间是用来核对试卷有无缺印漏印与发答题卡的,核对后就要抓紧时间了,赶快去浏览一遍听力的所有内容,对考题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这是意义重大的,这样做直接免去了一边听着对话,一边急忙翻译每一个选项,人为地添加障碍。在放听力时,由于刚才对听力内容有了了解,理解对话就变得轻而易举了,就可以带着放松的心情顺利答完题目。在放听力后,还有一个工作就是检查。没有了听力的播放还可以检查吗?是的,带着对听力内容意思的大概理解,仔细检查每一道题有无误选的情况。经过这三步下来,相信你对你的听力答题的正确率有了十足的信心了吧,那就赶快一鼓作气,迎接接下来的挑战吧。

单选

对于这方面,就很难有科学的方法下手,因为这里涉及到英语最令人头疼的地带。要想攻克这里,达到百发百中的境地真是一件难事。多积累,多复习,多做题。如我的英语老师所言“背多分”!

完形阅读

之所以将它们放在一起,就是因为它们都偏重理解。在这里只能简单讲一下大体答题思路。首先,简读全文,通晓大意。知道文章背景,了解作者情感倾向,对做题有很大帮助。然后,细读题干,明确每一个明确表示或隐含的信息点,这样才能知道自己读文答题的主要思路与方面。接着,细读文章,挖掘出设问的信息,理智全面做出选项。最后,再扫一遍自己做过的题,简单判断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即可。细读快做,是贯穿始终的节奏。

任务型阅读

这还是相对简单的一项。对于五个词以适当形式填入文章的题型:首先,看看五个词的形态、词性与意思。然后,在心里大体默想每个词的词根、派生词与形态的转变。接着,在设空处理解应填词的词性与意思。最后做出正确答案就是水到渠成了。对于接下来的五问,做题多时自然会找到感觉,是很容易熟练的。

交际应用

七选五中只要认真读对话,把自己放入情境中即可,不会有太大问题。而自行填词的则略显困难。不过既然可以出题,就一定可以有最佳选择了。在平时对每一个单词与用法认真而熟练地掌握就是此题得胜的关键。紧密联系上下句,瞻前顾后严密思考,从脑中的备选选项中寻找到的最适合的,最符合人们语言规律的那个,就是答案。

小阅读

首先是表格题。在这道题中通常寻找设空在原文的出处是很简单的,然而准确填入表格就很难了,这需要一个谨慎的思维。其次是小作文。中考要求的小作文的标准还是很宽松的,不限总字数,不需文采,只需符合规格规范、语法无误、涵盖信息、满五句话、有复合句即可满分。在草纸上打一个草稿,检查一下是否符合以上的要求,用美丽的书写誊到卷子上即可。需要的依旧是谨慎。

大作文

中考的大作文有明确的三段式的格式,我们去填词句即可。首先是一个不套作,有新意,无任何语法、拼写错误的完美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了。接着是充实丰满的论述、高档的词汇短语、充斥的多彩句式,直接紧叩评卷老师的心弦。最后是短小精悍,言简意赅,给人以力量与希望的升华小段,营造一个自然的收束。这些合起来,怎能不收获一个骄人的分数?

0% (0)
0% (10)
已有条评论
新闻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