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学网汉语培训频道小编应广大考生强烈要求,特意为大家整理了对外汉语教学心理基础知识辅导,帮助大家了解第一语言习和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以及第一语言教学与第二语言教学的不同之处。更多辅导资料请大家继续关注唯学网,小编会及时为大家更新。
1. 基本概念
母语是本族语 , 是从亲属关系的角度命名的 , 相对于外国语或外族语。外语是母语以外的外国语言 , 是从国别的角度命名的 , 相对于本国语言。多数人学习和使用的第二语言是外语。第一语言是人们出生后首先习得的语言 , 是从学习的先后顺序的角度命名的。多数人的第一语言是母语。第二语言是在第一语言之后学习和使用的其他语言。在习得第一语言以后学习和使用的本民族语言、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和外国语言都叫做第二语言。目的语是被教授的语言。
2. 第一语言学习
(1)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的定义
( 第一 ) 语言 " 习得 " 通常指的是儿童不自觉地自然地掌握 / 获得第一语言(通常是母语 ) 的过程和方法。所谓不自觉地自然地 , 是指儿童有一种内在的语言学习能力 , 他是在潜意识地、不知不觉地过程中获得一种语言 , 对语言规则的掌握是无意识的; 他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 ( 不是在课堂里 ), 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去学习并运用一种语言交际 , 他不注意语言形式 ( 不自觉地掌握 ), 只注重意义的沟通 : 获得语言的过程是由不自觉到自觉 ( 比如入学后 ) 。
第二语言 " 学习 " 通常指的是在学校环境 ( 即课堂 ) 中有意识地掌握第二语言的过程和方式 , 比如成人在学校学习第二语言。所谓有意识地 , 是指为了某种目的 , 自觉地去学习第二语言 , 掌握第二语言的规则系统并加以运用 , 尤其注重 语言形式的学习。其过程是从自觉到不自觉 ( 指熟能生巧、自动化后 ) 。有的学者 , 如吕必松教授 , 不赞成用 " 习得 " 和 " 学习 " 来区分第一语言学习和第二语言学习。 ( 在自然环境中学习第一语言是无意识的 , 所以叫做语言习得;在学校的课堂上学习第二语言是有意识的 , 所以叫做语言学习 ) 他认为 ,所谓有意识的学习和无意识的学习 , 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自然环境中学习第一语言是不是都是无意识的学习 , 在学校的课堂上学习第二语言是不是都是有意识的学习 , 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况且学习第一语言除了在自然环境中学习以外 ,多数人还要在学校的课堂上继续学习。(2) 儿童习得第一语言 ( 通常也是母语 ) 的基本过程的理论解释对儿童是如何习得第一语言的 , 有许多不同的理论解释。
①刺激一反应论
这是行为主义理论的解释。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行为主义者认为 , 语言不是先天所有而是后天习得的 , 是后天形成的一套习惯。语言是人类的一种行为 , 同人类的其他行为一样 , 语言也是通过剌激一反应一强化( 反应后的刺激 ) 的模式而获得的 , 在刺激一反应一强化以养成语言习惯的过程中 ,强化是非常重要的 , 是塑造行为和保持行为强度所不可缺少的关键。在儿童习得语言的过程中 , 外部的环境条件是十分重要的。
②先天论 ( 天赋论 )
这是心灵主义 ( 内在主义 ) 的解释 , 代表人物是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乔姆斯基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 " 剌激一反应 " 模式 , 认为人类具有一种先天的、与生俱来的习得语言的能力 , 这种能力就是受遗传因素所决定的 " 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 简称 LAD) 。 " 普遍语法"(UIliversa1grmmm), 即人类语言所普遍具有的语言原则 , 就是 LAD 的一部分。当儿童接触到具体语言时 , 就会不断地通过假设一验证的演绎过程对 " 普遍语法" 的参数进行定值以 形成具体语言的规则系统 , 从而习得一种语言。普遍语法所反映的是人类语言的共性 , 是存在于人类所有语言中的最本质的东西。先天论并不否认后天的语言环境的作用 , 但其作用是次要的 , 与生俱来的语言能力才是人类获得语言的决定因 素。环境只是起了触发语言机制和提供具体语言材料的作用。
③认知论
认知论的代表人物是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皮亚杰认为 , 人有遗传的心自理功能 , 它决定人怎样与环境相互作用 , 并向环境学习。与环境作用的结果就形成并发展了儿童的认知结构。认知结构随着儿童的发展 , 随着儿童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而不断地、系统地变化。儿童对世界的认识就是靠这种认知结构的内化而实现的。同样 , 正是依靠这种认知能力 , 儿童对他所接触到的语言材料进行假设和检验 , 归纳出语言规则。儿童语言的发展是天生的能力 ( 是天生的心理认知 能力 , 而不是天生的语言能力 ) 与客观经验相互作用的产物 , 是认知能力的发展决定了语言的发展 , 而非相反。儿童的语言习得是建立在其认知能力发展的基础上的。
3. 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的对比
通过对比 , 我们可以看到儿童习得母语时和成人学习第二语言时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 以及各自主体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的特点与活动方式的基本特征。
(1) 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的共同点 :
①都是为了获得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
②都需要建立声音和意义之间的联系。
③都需要建立形式结构和语义结构的联系。
④习得一种言语现象都需要经过感知、理解、模仿、记忆、巩固和应用这样几个阶段。
⑤语法习得都有一定的顺序。
⑥都使用某些相同的学习策略。
⑦都是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相结合的结果。
(2) 儿童习得母语和成人学习第二语言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①学习的主体不同 , 理解和接受能力不同。
②学习的起点不同。
③学习的条件、学习环境、学习方式不同。
④学习的目的和动力不同。
⑤语言输入的情况不同。
⑥语言习得过程不同 。
想要得到更多对外汉语教学辅导资料吗?想要第一时间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相关资讯吗?来唯学网吧,唯学网语言培训栏目汉语培训频道小编会第一时间为大家更新跟进最新内容,敬请大家关注。如有任何疑问也可在线留言,小编会为您在第一时间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