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唯学网 » 美术 » 美术教育新闻

袁运生:建立中国自己的高等美术教育体系

来源:唯学网•教育培训(www.vixue.com)  【唯学网 • 中国教育电子商务平台】 加入收藏

袁运生,江苏南通人,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擅长油画,现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油画系第四画室主任。2005年,由袁运生先生提出的“中国传统雕塑的复制与当代中国美术教育体系的建立”的科研课题,获得首届文化部创新奖,成为教育部重点科研项目。2012年9月,袁运生率领的课题组开设了“中国传统雕塑的复制与当代中国美术教育体系的建立”基础教学高级研修班,邀请八大美院基础部教学骨干,共同研究中国传统雕塑的造型观念及表现方法如何进入素描教学。袁运生先生表示希望通过此项工程,重新建立本土化审美价值体系,增强全体国民的文化自信,为全面复兴中国文化贡献一份力量。

据袁运生先生介绍,之所以提出“建立中国自己的高等美术教育体系”,其缘由是:我们的近现代美术教育是在20世纪初由西方引进的,尤其是在基础教育方面,教材一直沿用的是希腊雕刻,这在百年前的当时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但到了20世纪后期,已不符合时代的发展,在这种教育体系的培养下,学生远离中国传统艺术的根基,逐渐丧失本民族的审美与价值观,找不到传达自己文化精神的依托。中国的美术教育体系,它体现的应当是中国精神文明的优秀传统和当代艺术发展的新的可能性。正如张光直先生所指出的,“用整个的西方文明的理论体系,无法解释中国文明的发生与发展的历史”。

通过10年的考察和研究,袁运生提出从中国青铜器和传统雕塑复制入手,以取代一直沿用的古希腊、古罗马的石膏雕像,以中国美术经典为主体走向基础课堂,以此为契机,在教学中逐步建构起中国独特的造型和审美理念。这对于美术的启蒙教育尤为重要,不仅可以改变我国近百年来以西方雕刻为唯一范本的不合理结构,更对中国当代美术教育体系的建立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中国古代青铜器和雕塑艺术的发掘整理和再认识,对于我国传统艺术体系在世界范围内文化身份的确立,以及中国艺术精神的传承、传播和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唯学相关链接:
  陕西启动大型美术创作工程,以美术形式表现陕西千年史
  中国官方称不再介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评选活动

 

0% (0)
0% (10)
已有条评论
新闻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