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使众多围棋爱好者对围棋的历史有进一步了解,唯学网特别开设围棋历史文献专题栏目,本栏目囊括众多中国从古至今、各个历史朝代的围棋文献,如我国现存最早的一篇关于围棋理论的文章《弈旨》,宋朝时出现的第一部系统性古典围棋理论《棋经十三篇》,中国古典围棋史学上的“五赋三论”等等。本文将与广大围棋爱好者分享的“五赋三论”中的首论东汉班固《弈旨》。
《弈旨》
东汉·班固
『大冠言博既终,或进而问之曰:「孔子称有博弈,今博独行于世,而弈独绝。博义既弘,弈义不述,闻之论家,师不能说,其声可闻乎?」曰:「学不广博,无以应客。北方之人,谓棋为弈。弘而说之,举其大略,厥义深矣。局必方正,象地则也;道必正直,神明德也,棋有白黑,阴阳分也;骈罗列布,效天文也。四象既陈,行之在人,盖王政也。成败臧否,为仁由己,危之正也。」「夫博悬于投(掷骰子),不专在行(着法),优者有不遇,劣者有侥倖,踦拿相凌,气势力争,踵有雄雌,未足以为平也。」「至于弈则不然,高下相推,人有等级。若孔氏之门,回(颜回)赐(子贡)相服,循名责实,谋以计策;若唐虞之朝,考功黜陟,器用有常,施设无祈,因敌为资,应时屈伸,续之不复,变化日新。或虚设预置以自护卫,盖象庖羲纲网罟之制,隄防周起,障塞满决。有似夏后治水之势,一孔有阙,坏颓不振。有似瓠子汎滥之败,一棋破窐,亡地复还。曹子之威,作伏设诈,突围横行。田单之奇,要厄相劫,割地取偿。苏张之姿,固本自广,敌人恐惧。三分有二,释而不诛,周文之德,知者之虑也。既有过失,能量弱强,逡巡儒行,保角依旁,自补续,虽败不亡,缪公之智,中庸之方也。」「上有天地之象,次有帝王之治,中有五霸之权,下有战国之事,览其得失,古今略备。」「及其晏也,至于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推而高之,仲尼概也,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质之《诗》《书》,《关睢》类也,纰专知柔,阴肠代至。施之养性,彭祖气也,外若无为,默而识淨泊,自守以道意,隐居放言,远咎悔行,象虞仲,信可喜。」感乎大冠论未备,故因问者喻其事。』
班固《弈旨》的简短版本,如下:
弈 旨
班固
北方之人,谓棋为弈。
局必方正,象地则也;道必正直,神明德也;
棋有白黑,阴阳分也;骈罗列布,效天文也。
四象既陈,行之在人,盖王政也。
或虚设预置,以自卫护,盖象庖牺网罟之制。
堤防周起,障塞漏决,有似夏后治水之势。
一孔有阙,坏颓不振,有似瓠子泛滥之败。
作伏设诈,突围横行,田单之奇。
要厄相劫,割地取偿,苏张之姿。
三分有二,恝而不诛,周文之德。
□巡儒行,保角依旁,却自补续,虽败不亡,缪公之智。
上有天地之象,次有帝王之治,中有五霸之权,下有战国之事,览其得失,古今略备。
扩展阅读:文中的庖牺指的是伏羲,罟指渔网,夏后指夏禹,瓠子是汉时的一条河堤名称,田单是战国时齐国大将,因用火牛阵而闻名,苏张指的是苏秦和张仪,为战国时著名纵横家,周文即周文王,缪公即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
本篇《弈旨》见于《艺文类聚》、《太平广记》等古籍,作者是班固,班固以史学家的身份第一次科学地论述了围棋思想,并被推为“五赋三论”的三论之首,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班固(公元32年-92年),字孟坚,东汉扶风安陵人,是东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著有《汉书》。班固,自幼聪明伶俐,善长下围棋,他作的《弈旨》是有历史记载的最早的围棋理论。班固的生活年代正是东汉前期,当时盛行一种叫“六博”的赌博游戏,玩博者多用来赌钱,可谓“博行于世而弈独绝”也,在这样世风萎靡的社会背景下班固的《弈旨》脱颖而出了。杜陵杜夫子是西汉初年的围棋手,葛洪《西京杂记》卷三说“杜陵杜夫子善弈棋,为天下第一人”,《西京杂记》还说:「人或讥其费日。夫子曰:精其理者,足以大裨圣数。」所谓的“精其理”就是精通围棋之理,且能教化于人。与杜夫子一样,班固在《弈旨》里认为弈远优于博,认为围棋有很大的教育功能。故此,自东汉以后历代人们广泛反对“博”,以至于被禁止,“博”最终失传,而围棋传诸今日。
中国古典围棋史学的“五赋三论”是关于中国古代围棋文献的一个集合概念,该词汇出于宋代•高似孙的《纬略》一书,高似孙曰:「棋有赋五,一曰汉马融《围棋赋》,二曰晋曹摅《围棋赋》,三曰晋蔡洪《围棋赋》,四曰梁武帝《围棋赋》,五曰梁宣帝《围棋赋》。棋有论三,一曰汉班固《弈旨》,二曰魏应玚《弈势》,三曰梁沈约《棋品序》。有能悟其一,当所向无敌,况尽得其理乎?」。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找本专题栏目更多围棋类历史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