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唯学网 » 棋类 » 历史文献专题

应瑒•《弈势》围棋三论之二

来源:唯学网•教育培训(www.vixue.com)  【唯学网 • 中国教育电子商务平台】 加入收藏

为使众多围棋爱好者对围棋的历史有进一步了解,唯学网特别开设围棋历史文献专题栏目,本栏目囊括众多中国从古至今、各个历史朝代的围棋文献,如我国现存最早的一篇关于围棋理论的文章《弈旨》,宋朝时出现的第一部系统性古典围棋理论《棋经十三篇》,中国古典围棋史学上的“五赋三论”等等。本文将与广大围棋爱好者分享的“五赋三论”中的第二论三国魏应瑒的《弈势》。

《弈势》

三国·魏·应瑒

盖弈棋之制,所(由来)尚矣!有像军戎战阵之纪,旌旗既列,权利蜂起,骆驿雨集,鱼鳞鴈峙,奋维阐翼,固卫边鄙。或饰遁伪旋,卓轹軿列;羸师延敌,一乘虚绝,归不得合,迺见擒灭,淮阴之谟,拔旗之势也。或匡设无常,寻变应危,寇动北垒,卫在南麾;中棋既捷,四表自亏,亚夫之智,耿弇之奇也。或假道四布,周爰繁昌,云合星罗,侵偪郊场,师弱众寡,临据孤亡,披扫强御,广略土疆,昆阳之威,官渡之方也。挑诱既战,见欺敌对,纷拿相救,不量进退,群聚俱殒,力行唐突,瞋目恚愤,覆局崩溃,项将之咎,楚怀之悖也。时或先谬,收奔摄北,还自保固,完聚补塞,见可而进,先负后克,燕昭之贤,齐顷之德也。长驱驰逐,见利忘害,轻敌寡备,所丧弥大,临疑犹豫,算虑不详,苟贪小获,不知所亡,当断不断,还为所谋,项羽之失,吴王之尤也。持棋相守,莫敢先动,由楚汉之兵,相拒索巩也。

扩展阅读:中国古典围棋史学的“五赋三论”是关于中国古代围棋文献的一个集合概念,该词汇出于宋代•高似孙的《纬略》一书,高似孙曰:「棋有赋五,一曰汉马融《围棋赋》,二曰晋曹摅《围棋赋》,三曰晋蔡洪《围棋赋》,四曰梁武帝《围棋赋》,五曰梁宣帝《围棋赋》。棋有论三,一曰汉班固《弈旨》,二曰魏应玚《弈势》,三曰梁沈约《棋品序》。有能悟其一,当所向无敌,况尽得其理乎?」。应瑒(公元177-217年),亦作“应玚”,汝南人,建安七子之一。应瑒的《弈势》以兵法来类比围棋的特性,其中,这句可视作当时对于围棋理论的普遍认识:“见可而进,先负后克。长驱驰逐,见利忘害。轻敌寡备,所丧弥大。临疑犹豫,筭虑不详。苟贪少获,不知所亡。当断不断,还为所谋。持棋相守,莫敢先动,由楚汉之兵,相拒索巩也。”从中隐约可窥到“围棋十诀”烙印的影子。这说明三国时候围棋理论比前代进步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找本专题栏目更多围棋类历史文献。

0% (0)
0% (10)
已有条评论
新闻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