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唯学网 » 棋类 » 围棋专题

浅谈围棋的发展史

来源:唯学网•教育培训(www.vixue.com)  【唯学网 • 中国教育电子商务平台】 加入收藏

围棋起源于中国古代,推测起源时间为大约公元前6世纪。传说尧的儿子丹朱顽劣,尧发明围棋以教育丹朱,陶冶其性情。围棋在中国古时有着“弈”、“碁”(“棋”的异体字)、“手谈”等多种称谓,古人把 “琴、棋、书、画”相提并论,是中国古代知识阶层修身养性的一项必修课目。发展至今,围棋作为一种高级的、趣味性强的智力活动深受世界各地民众欢迎。从围棋的发展情况来看,围棋起源于中国,中兴与日本,后演变指现代围棋时代。

就围棋的历史记载来看,目前最早可靠记载见于春秋时期的《左传》,战国时期的弈秋是见于史籍的第一位棋手,最早的围棋文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9]。汉朝时棋盘为17路,南北朝时候,棋盘定型为现在的19道棋盘,传入朝鲜半岛,并且出现了评定棋手水平的围棋九品制。围棋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知识阶层修身养性的一项必修课目,为“琴棋书画”四艺之一。

古代围棋并未发现完整明文的规则,但规则从逻辑关系上来看极其简单,唐宋时期使用数路法,日本比目法即由此改变来。到明朝以后,改为子空合并计算,不需保留死子,扣除眼位的过程以还棋头实现,所以近代中国的围棋规则被称为数子法。清朝初年,出现了中国古代围棋发展的一个高峰期。大批著名棋手涌现,留下大量名局棋谱,如黄龙士与徐星友的“血泪篇”,施襄夏与范西屏的“当湖十局”。同时,围棋理论的研究亦达到一个高峰,代表作有徐星友的《兼山堂弈谱》和施襄夏的《弈理指归》等。但随后,中国围棋渐渐衰微,围棋发展的中心也转移到日本,规则也随之发生本质的改变。

0% (0)
0% (10)
已有条评论
新闻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