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在经过几千年来的流传过程中,产生了众多的专业术语。这些众多的围棋专门术语给围棋初学者们带来不小的学习难度,唯学网小编特为此将围棋术语加以编辑整理,将众多围棋术语整理成围棋基本术语篇、围棋与扩展空间有关的术语篇,围棋与位置相关的术语篇、双方棋子接触时的术语篇等等,以便于围棋初学者进一步学习。本篇将为大家介绍出自日本的围棋术语随手、虚手以及外势。
随手:指围棋中,不加思考而下出的棋,为日文外来语。“随手”大多是坏棋、恶手。日本已逝职业棋士藤泽秀行以随手出名。往往优势的棋便因随手而断送胜利,故其又有“打勺的秀行”之称。
虚手:一方认定无权争点或无点可争而放弃落子,乃置一子于棋盘右下角,表示“虚手”放弃落子。对手若不同意则可继续下,双方都同意虚手,棋局结束进入计地。
外势:又称作厚势,是围棋中的一个概念,一般相对于实利而言,指一块己方强大的棋面朝较宽广的方向,虽然尚未实际围成地盘,但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可用以围成很大的空或藉以攻击对手棋子。19世纪以前的围棋较不重视外势而重视实利,到二十世纪初的新布局开始对于外势的运用开始注重,后来以武宫正树为首的宇宙流,更是重视棋子向中间发展,对外势运用的研究也就更为深入。外势的形成一般是与对方的实利交换而形成的,在许多定式中,最后的结果常是一方获得实利,一方获得外势,因此在对方获得实利的情形下,善运用外势成为胜负的重要关键。
外势一般可能的运用包括围地或攻击,棋谚有说“不要用厚势围地”,也就是说虽然外势也常有机会可以围到不小的地盘,但它的力量不仅止于围地,因此最理想的运用方式是诱使或逼使对方棋子接近己方外势,再加以攻击,因此另一个棋谚是“不要靠近外势”也就是面对敌方的外势,应该保持一定距离下子,让对方仅能在一定的程度上运用外势来围地,而不能攻击己方棋子,而拥有外势的一方如果对方棋子不接近,则应尽量形成大型的模样,迫使对方打入后再加以攻击。
一块棋外势的强大与否,有几个因素。一是己方棋子的数目,棋数越多可能的外势越大,二是这块棋的连接程度,即使只有2、3颗棋如果是直接相连则可形成不错的外势,但彼此间如果有断点则外势力量减小,三是附近是否已有对方的棋子,如有对方相应的棋子则外势会减弱,也因此如果有可让对方觑的断点时,外势就会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