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展现我国女性的风采,鼓励更多女性朋友自立自强,而创作的舞蹈剧《那个秋天里的女人—秋瑾》于10月26日在国家大剧院进行了公演,此次演出颇受观众们的喜爱。具体演出相关事项唯学网小编整理如下,以供大家查看了解。
舞剧秋瑾演出场景
舞剧《秋瑾》是在舞剧《半生缘》创作三四年后又一部力作,这次北京舞蹈学院编导吴蓓一下跨越到一代巾帼傲楚,来创作舞剧《那个秋天里的女人——秋瑾》 (以下简称《秋瑾》 ),实在是给自己出了个难题。难处有二:一是用舞剧来塑造一个历史人物。二是表现对象从“小女人”转换到“大女人”所需要的自我拓展。对于笔者而言,这个舞剧更大的意义不仅仅是做了什么样的尝试与创新,而是它本身给当下中国舞剧发展所能带来的启示。一方面是对于学院培养中国舞蹈编创后备力量的时候,能够给出的一种文化视野和审美追求。
近代民主革命先驱秋瑾(1875年—1907年)生于官宦之家,文武双全,有豪侠之义,号鉴湖女侠。嫁给湖南富商之子王廷钧,后不满深闺之怨,远赴东洋求学,加入同盟会。归国后,创办《中国女报》,宣扬男女平等。暗与徐锡麟组织皖浙联军,相约同时起义。徐锡麟在安庆起事失败,秋瑾被捕,就义于浙江绍兴古轩亭口。舞剧这种艺术形式决定了在时间线索上叙述一个人历程的时候,不能尽述其详,而如何在发挥舞蹈艺术优长的同时,又能在舞台上树立起一个众所周知的人物形象,最终决定了在表现内容上的取舍。
特殊时间、特殊地点和特殊事件才能勾勒出一个人物的典型形象。很显然,就是在这样的编创逻辑上,编导设立了三段内容:“秋雨”——冲出樊笼、“秋赋”——渡海寻梦、“秋风”——巾帼倩魂,分别讲述秋瑾少时的成长和婚嫁后的生活;东渡日本留学,和革命志士共同寻求救国之道;回国后,投身学校教育和武装起义。而秋瑾的这些经历终究绕不开她所处的时代背景:从帝制到共和的政体变革,冲破封建婚姻的观念解放,个体自由对保守社会的抗争等等,秋瑾的生活和精神历程都可以视作那个风起云涌时代的缩影。因而,这样一个传奇女性的精神世界,也是编导着力表现的内容:“想用更多的‘美’来表现秋瑾的精神形象,用语言形式的‘美’来塑造,用精神内涵的‘美’来升华,自由梦想和民族曙光就是秋瑾对‘理想美’的追求。”
总编导吴蓓认为:“这部舞剧不仅表达了一种艺术情感,同时塑造秋瑾对当代女性拥有自强精神增强社会和民族的责任意识也具有现实意义。”
以上为是小编为你报道舞剧《秋瑾》的相关信息,以供大家查看,若想获得更多舞蹈相关资讯,如舞蹈比赛、舞蹈表演等信息,请关注唯学网舞蹈栏目,小编会第一时间为你更新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