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唯学网 » 统招研究生 » 试题专题

2013年考研历史学论述题真题答案

来源:唯学网•教育培训(www.vixue.com)  【唯学网 • 中国教育电子商务平台】 加入收藏

2013年考研已经落下帷幕,本文是关于《2013年考研历史学论述题真题答案》的文章,是唯学网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参加2014年考研的硕士考生有所帮助!更多的考研试题相关信息请关注唯学网学历学位教育栏目一月全国统招频道,这是一个大型的教育考试培训平台,小编也会第一时间为大家更新最新考试内容,敬请大家关注!

2013奶奶考研历史论述题:每小题40分(其中主体内容占30分,论述组织占10分),共120分。(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楚,文字流畅 )

1.论述中世纪西欧的政教之争。

参考答案:

(1)756年,法兰克王国国王矮子丕平为酬谢教皇对其夺取权力的支持,将夺自拜占廷的罗马至拉韦纳一带的土地赠给教皇,是为教皇国之始,此后,教皇既为天主教之首,又是拥有世俗权的一国之主。

(2)教皇尼古拉斯一世在位时出现了不经教皇批准不得罢免和选举主教的理论,教皇成为西方基督教世界的仲裁者。但其后教廷权力衰落,教皇先后受制于法兰克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3)利奥九世之后教皇权力开始恢复。10~11世纪天主教改革的克吕尼运动加强了教皇的势力。运动引发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与教皇争夺主教叙任权的斗争,结果教皇声威大振。此后教皇与皇帝间的斗争长期不息,1122年缔结沃尔姆斯宗教协定之后才告结束。英诺森三世在位期间,教皇权势极盛,教皇有权废黜君主,罗马教廷成为中欧和西欧一切宗教事务和教义问题的最高裁判机构。

(4)此后随着西欧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教皇权力日渐衰落。1410年亚形成三个教皇鼎立的局面。1417年康斯坦茨宗教会议罢黜了在位的 3个教皇,另选马丁五世为教皇,教会复归统一。16世纪,欧洲爆发宗教改革运动,教皇地位进一步削弱。自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1526年攻陷罗马以后,以后的历代教皇实际已经不敢公开反对世俗君主的政治活动了。

2.论述15世纪以后美洲作物在中国和欧洲的传播及影响。

参考答案:

1492年,哥伦布重新发现美洲,引发了欧洲人对这块所谓“新大陆”的注意。在美洲成功殖民后,16世纪后期,西班牙人进而在南亚的菲律宾建立殖民地,一些美洲农作物开始传入菲律宾,再由菲律宾传到南洋各地,并进一步传到中国。美洲作物的引种与传播成为明清时期我国农作物引进的一个显著特点。传入中国的美洲作物计有玉米、番薯、豆薯、马铃薯、木薯、南瓜、花生、向日葵、辣椒、番茄、菜豆、利马豆、西洋苹果、菠萝、番荔枝、番石榴、油梨、腰果、可可、西洋参、番木瓜、陆地棉、烟草等近30种。

美洲作物的传播对中国及欧洲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方面,美洲作物使得欧洲和中国人民的饮食习惯发生了重大改变,玉米、马铃薯等作物逐渐成为人们的主要食物。另一方面,由于美洲作物产量高,对生长环境要求较低,使得人们在饥荒时也能保证食物供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并且在这些作物的传播下,欧洲、中国的人口也得到了高速的增长。

3.论述天京事变前太平天国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政策及主要变化。

参考答案:

关于政治制度:分中央、省、郡、县四级;乡官制度。太平天国对农村的社会组织,按照太平军编制进行了改组,即以军、师、旅、卒、两司马为编制。

关于各级职官的保举与黜陟制度,太平天国的各级职官,分为朝内、军中和地方乡富三种。规定每年一保举,三年一升贬。

关于教育与司法制度,太平天国的教育是以宗教形式进行,每二十五家设一礼拜堂,礼拜堂兼学校。 关于司法,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每军设“典刑法”官二人,一正一副,以师帅、旅帅兼任。不过,民间凡有民刑讼事,开始还是由两司马调理,如不能平息,则逐级复审。

关于经济制度:圣库制度、天朝田亩制度、发行货币,太平军的货币除初期名称为通宝外,其余均称为圣宝。

主要变化:

太平天国的土地制度反映了当时广大贫苦农民强烈要求获得土地、追求平均理想社会的愿望,并使之具体化和纲领化,标志着中国的农民战争已发展到最高峰。但是《天朝田亩制度》又是小农经济的产物,具有落后性和空想性。消灭一切私有,平均一切社会财富,企图把正在趋向分离的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牢固地结合在一起,把整个社会改造成统一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显然与中国社会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方向相违背。同时,绝对平均主义的分配办法,必将严重挫伤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这种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消灭私有、财产公有、平均分配的农业社会主义是落后的,是不可能实现的实想。

小编在此预祝每一位准备参加2014年考研考试的考生都能够顺利通过,早日实现自己的高学历学习生涯,为自己美好的未来而奋战!

0% (0)
0% (10)
已有条评论
新闻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