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考研复试作为考研成功的最后一道门槛是考生们所不能忽视得。随着每年考研考生的逐渐增多,复试调剂要求也越来越高。小编在此为广大考生们搜集整理了考研复试成功的两大关键能力,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阅读,有所帮助。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实验技术决定考研考生科研能力
我国的硕士生教育学制大多为2年至3年,在这短短的硕士科研生活中,实验是取得学术成果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论文的重要支撑。尤其是工科类专业如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生物工程等,学生实验技术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他们能不能在硕士期间获得一定的科研成果,而这一潜质的高低正是导师是否为你转身的重要判断标准。
实验能力与实验技术的培养与锻炼,依赖长期而又反复的积累过程,对此掌握不够扎实的考生一定要在考研复试前做有针对性地准备,通过实验手册等材料了解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
重点复习的实验包括:1、目标专业的经典实验项目;2、目标导师的研究方向,尤其是导师在目前三年内做过或者正在做的科研项目所涉及或者可能涉及的实验(这则信息可以从导师新近发表的论文中查到,或者与师兄、师姐的沟通中得到);3、本人毕业设计(论文)将要涉及的实验,考生一定要在复试前仔细思考自己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方向及大致思路。
专业素质决定考研考生可培养潜力
考研复试比初试更具专业性,考察重点便是专业素质,专业素质的养成得益于扎实的专业基本功。所以,复试考官提问多为本专业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判断该学生是否具有培养价值,是否适合进行该专业的深入研究。对此,考生首先要把基础知识过一遍,对目标院校该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所涉及的重点基础知识做扎实复习,甚至可以根据自己心仪导师的研究方向,重点阅读其论文,关注该科研领域的前沿动态。同时,要对以前参加过的竞赛、实验及相关科研实验资料重新进行系统整理,针对本专业重要实验要重新进行推演。理工科的导师对学生的科研获奖经历也相当重视,比如:计算机专业的ACM大赛、通信的思科网络认证、挑战杯、数学建模等竞赛的成绩会让考官认识到你身上的学术潜力,这将是考生专业基础实力的有力证据,是俘获导师青睐的重量级砝码。
唯学网是一家集教育资讯发布与院校教学管理系统于一体的多功能开放式综合教育服务平台,教育领域涵盖学历学位教育等十一个大类及上百个子类。因此考生如若获知关于考研的任何资讯,如考研动态,考研复试等,可随时关注考研培训栏目。如有任何疑问也可在线留言,小编会为您在第一时间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