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唯学网 » 统招研究生 » 统招研究生教育新闻

研究生改革完善研究生教育体制与社会接轨

来源:唯学网•教育培训(www.vixue.com)  【唯学网 • 中国教育电子商务平台】 加入收藏

据9月4日人民日报了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层次的人才紧缺,而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研究生更满足社会需求,研究生教育将进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具体相关改革及改革的好处唯学网小编整理如下,敬请查阅。

研究生收费完善教学体制

2014年新学期已经开始了,新入学的研究生都要缴纳学费。研究生告别免费教育的变化,缘于《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的规定。2013年,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下发的这个意见规定:全面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按照“新生新办法、老生老办法”的原则,向所有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也明确,取消国家计划和自筹经费“双轨制”。

研究生收费制度的实行,主要是考虑本科生和研究生都不属于义务教育,从理论上来说,收费是正常的事情,而且选择研究生教育是为了自身竞争能力的提升,进行收费是合理的。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李曙光教授指出,“取消双轨制有利于摆脱原来计划经济的惯性,适应市场经济的趋势;其次,也有利于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有利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让学校教学跟得上形势。”在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敬波看来,实行研究生收费还有一层重要意义:过去研究生是否交学费是‘一考定三年’,实现的是‘入口公平’。实行研究生收费制度后,完善配套的奖助政策体系,更强调学生学业导向,形成竞争性激励,实现‘过程公平’,更有利于国家资源的合理分配。其实研究生教育收费本身,并不是核心和关注点,关键在于能否建立配套的奖助政策体系。

专业学位与社会转型同频共振

与研究生收费同样引人关注的是培养类型结构的变化。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指出,要努力实现研究生教育的类型结构转变,从以学术学位为主切实转变为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协调发展;实现培养模式转变,从注重知识学习切实转变为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并重。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专业型研究生,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增强行业影响力。另一方面,招收专业型硕士有利于培养面向行业需求的专门高层次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突显职业导向,有较强的就业牵引力。

高等教育始终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同向同行、同频共振的发展规律和建设经验。与基础教育相比,高等教育有更为明显的社会属性。高等教育的升级版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基石,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是我国高等教育必须面对也必须解决好的重大问题。

当前,我国正处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创新是最核心的动力,人才是最核心的资源。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型人才的主要来源。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科研的支撑,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使命和战略任务。全国法学专业研究生的就业率并不理想,但是,我国法治社会、法治政府建设进程中法学人才并不过剩,大有空间。造成这种失衡状态的原因在于没有实现理论知识素养训练与实践能力培养并重。

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协调发展,这一转变正是适应经济转型、产业升级需求的给力体现。学术学位、专业学位只是类型的区分,培养模式的侧重点不同,并没有高低之分: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

研究生教育体制将进步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稳步发展,上世纪末进入快速发展轨道。2011年,全国在读研究生总数164.6万人,位居世界前列,已成为研究生教育大国,基本实现了立足国内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战略目标。但总体上看,研究生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培养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基本建成规模结构适应需要、培养模式各具特色、整体质量不断提升、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研究生教育体系。研究生实行全部收费,但不代表收费标准都一样,根据培养成本的不同,差别区分是必要的。同样,研究生教育改革中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类型结构的调整也要立足实际,根据专业学科的不同特点进行调整。

顶层设计释放改革红利。顶层设计,看的是全局,发挥的是制度力量。教育是社会的子系统,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研究生教育改革,关乎整个教育体系,更关乎社会的转型升级。不断加强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才能使目标越来越清晰。研究生教育改革,不仅要立足国情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而且要站在世界的高度,符合国际发展大势,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

以上是2014年研究生改革措施及其好处,以供大家了解,更多研究生相关资讯,请关注唯学网考研栏目,唯学网小编会第一时间为你更新最新内容。

0% (0)
0% (10)
已有条评论
新闻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