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唯学网 » 统招研究生 » 试题专题

2016年考研政治毛中特多选题精选

来源:唯学网•教育培训(www.vixue.com)  【唯学网 • 中国教育电子商务平台】 加入收藏

考研政治需要考生备考的知识点较多,不擅长记忆的考生备考起来可能会比较吃力,为了帮助考生将基础知识复习的更加牢固,唯学网小编准备了大量的辅导资料及试题,下面便是小编准备的2016年考研政治毛中特多选题精选,以供各位考生备考使用。

1.任何理论都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都是汲取了前人的优秀思想,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来源有:

A.马克思列宁主义 B.西方的自由民主理论 C.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D.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

2.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通过的党章对毛泽东思想做出的概括包括: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B.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具体运用和发展

C.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D.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3.邓小平指出:“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就是恢复毛泽东同志的那些正确的东西嘛,就是准确地、完整地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嘛。基本点还是那些,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事。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要继续发展。”这段话表明:

A.要完整准确地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 B.毛泽东晚年犯了错误,所以不能用毛泽东思想来指导中国的建设

C.要继承、坚持、发展毛泽东思想 D.要以符合实际的新原理和新结论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4.1939年和1940年,毛泽东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标志毛泽东思想发展和成熟的主要文献是:

A.《〈共产党人〉发刊词》 B.《论人民民主专政》 C.《新民主主义论》 D.《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5.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对毛泽东思想的概念和内容做出系统阐述和科学概括的文献有:

A.刘少奇在中共七大上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B.《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D.中共十二大党章

6.1948年4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其主要内容是:

A.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 B.革命的动力是人民大众

C.革命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D.革命前途是社会主义

7.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资产阶级分为大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两部分。对这种说法理解正确的是:

A.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中国的资产阶级可分为大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两部分

B.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大资产阶级依附于帝国主义并为帝国主义所豢养,是革命的对象

C.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中国的资产阶级分为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

D.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小资产阶级基本上是劳动者,不是资产阶级的组成部分

8.列宁针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状况,指出:“认为无产阶级政党(如果它一般地说能够在这类国家里产生的话)不同农民动发生一定的关系,不在实际上支持农民动,就能在这些落后国家实行共产主义的策略和共产主义的政策,那就是空想。”毛泽东认为:农民是“中国工人的前身”、“工业市场的主体”、“中国军队的来源”、“中国民主政治的主要力量”。以上论述说明:

A.农民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 B.农民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C.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是中国社会的主要革命群众

D.无产阶级对于民主革命的领导权主要落实在对广大农民的领导上

9.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建立的政权:

A.是由共产党领导的,有国民党、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其他中间分子参与的多党合作的政权

B.是以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和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政权

C.是团结了广大中间力量和平共处且拥护抗日民主的人士共同抗日的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

D.是在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的政权

10.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至解放战争前夕,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实行的正确的土地政策包括:

A.地主减租减息 B.农民交租交息 C.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 D.平分所有土地

11.斯大林指出“在中国,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这是中国革命的特点之一,也是中国革命的优点之一。”斯大林得出这一结论的原因是:

A.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也是异常凶狠的 B.近代中国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外部受帝国主义压迫

C.中国革命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

D.统治阶级凭借强大的反革命武装对人民实施法西斯恐怖统治

12.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是“工农武装割据”的主要内容,三者各自的地位是:

A.土地革命是基本内容 B.武装斗争是主要形式

C.农村根据地是”工农武装割据”的战略阵地 D.武装斗争是核心内容

13.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中国无产阶级应该懂得:他们自己虽然是一个最有觉悟性和最有组织性的阶级,但是如果凭自己一个阶级的力量,是不能胜利的。而要胜利,他们就必须在不同情形下团结一切可能的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对毛泽东的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的无产阶级力量太弱,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

B.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策略

C.无产阶级应该联合农民、小资产阶级和其他中间阶级

D.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4.毛泽东在《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一文中,指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实现对于被领导的阶级、政党的领导,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领导的阶级和政党有充足的力量 B.率领被领导者(同盟者)向着共同的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

C.对被领导者加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 D.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

15.为克服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面临的困难,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提出的主要建党思想包括:

A.着重从思想上建党 B.加强民主集中制 C.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D.正确处理党内矛盾

16.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主要特征的观点正确的有:

A.经济上实行在国营经济领导下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制度

B.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

C.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还存在,并参与国家政权建设

D.新民主主义社会实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民主主主义文化

17.在建国初期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三大任务完成以后,1953 年到1956 年之间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C.先进的生产关系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生产力不能满足这种需要之间的矛盾

18.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这是因为:

A.国家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要条件

B.对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进行改造是建立社会主义和实现工业化的需要

C.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战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尖锐对立和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19.我国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特色是:

A.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B.通过一系列逐步过渡的由低级到高级的社会主义改造形式

C.和平改造特别是对资产阶级实现了和平赎买 D.对经济制度的改造与对人的改造相结合

20.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过程中,利润分配上实行的“四马分肥”是指:

A.国家所得税 B.企业公积金 C.工人福利基金 D.资本家的利润(包括股息和红利)

21.我国能够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行和平改造的客观条件(或可能性)在于:

A.工人阶级掌握着国家政 B.建立了巩固的工农联盟

C.国家对主要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 D.国营经济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

22.下面关于社会主义改造正确的论述有:

A.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的阶级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

C.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23.1956年中共八大前后,毛泽东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提出的重要思想有:

A.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方针 B.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C.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D.经济建设必须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方针

24.1964年,周恩来在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分两步走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发展战略,这就是:

A.在1980 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B.1980年代使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温饱

C.在20世纪内使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

D.在20世纪内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前列

25.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动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2002年12月5日,胡锦涛到河北省西柏坡进行调研,重温了西柏坡精神,重申了毛泽东当年提出的“两个务必”。在经中央媒体报道后,此举引发了广泛而持续的关注,海内外舆论普遍将此解读为极具符号性的行为。针对上述材料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A.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一种忧患意识 B.“两个务必”,凝结着深刻的历史经验,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

C.“两个务必”对中国共产党“能不能长久执政,能不能为人民执好政”的历史性课题作出了科学的回答

D.共产党要永葆先进性,始终保持自己的政治本色,必须时刻牢记“两个务必”

26.毛泽东当年曾意味深长地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新中国成立50 多年来,“两个务必”时时警示着处于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人,也激励着广大干部、党员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发展,“赶考”仍在继续,但“赶考”的环境、“考题”和“考生”状况都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下面关于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A.“考题”变为如何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B.“赶考”的主人没变,依然是中国共产党,”考官” 没变仍然是全体中国人民

C.评判“考生”成绩的标准变为是否更好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赶考”环境更加复杂,“赶考”的任务更加艰巨,“考生”的状况发生了新的变化

27.1964年6月毛泽东提出了培养和造就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问题,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必须具备:

A.必须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是全心全意为中国和世界绝大多数人服务的革命者

B.必须是能团结大多数人一道工作的无产阶级政治家,必须是民主集中指导模范执行者

C.必须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富于自我批评精神,必须用于改正自己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

D.必须保持党的先进性,必须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执政能力

28.在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毛泽东对我国基本国情的分析是:

A.中国是一个大国, 经济发展不平衡 B.人口多、底子薄 C.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生产力不发达

29.在正确处理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关系问题上,毛泽东提出的重要思想有:

A.多发展重工业,少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 B.发展工业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

C.以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为序安排国民经济的方针 D.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总方针

30.在中共八大上,陈云提出了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设想,其要点包括:

A.以国家与集体经营为主体,以个体经营为补充 B.以国营经济为主体,以私营经济为补充

C.以计划生产为主体,以自由生产为补充 D.以国家市场为主体,以自由市场为补充

31.邓小平在中共八大《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曾指出,对党的监督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A.党内的监督 B.群众的监督 C.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监督 D.舆论的监督

参考答案:

1.ACD 2.BCD 3.ACD 4.ACD 5.ACD 6.ABC 7.CD 8.ABCD 9.BCD 10.ABC 11.ABCD

12.ABC 13.BCD 14.BCD 15.ABCD 16.ABCD 17.AB 18.ABCD 19.ABCD 20.ABCD 21.ABCD

22.AB 23.ABC 24.AD 25.ABCD 26.ABD 27.ABC 28.ABD 29.BCD 30.ACD 31.ABC

以上为2016年考研政治毛中特多选题精选,希望对考生们能有所帮助,若想了解更多研究生相关信息,如考研改革、考研考试等,请关注唯学网考研栏目,小编会第一时间为你更新最新资讯。

0% (0)
0% (10)
已有条评论
新闻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