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唯学网 » 统招研究生 » 试题专题

2016年考研政治思修第四章练习题及答案

来源:唯学网•教育培训(www.vixue.com)  【唯学网 • 中国教育电子商务平台】 加入收藏

试题是考生备考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辅导资料,可以帮助考生查漏补缺、巩固记忆。为了帮助考生巩固考研基础备考阶段,打牢基础知识,唯学网小编准备了2016年考研政治思修第四章练习题及答案,希望考生们都能下载下来,认真练习。

一、单选题

1.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统一于

A.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B.社会关系的形成 C.生产实践 D.人类社会的产生

2.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有多方面的条件。其中,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是

A.生产关系 B.自我意识 C.劳动 D.人类社会

3.“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这告诫人们要发扬的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

A.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B.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C.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D.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4.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这反映了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

A.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B.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C.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D.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5.孔子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这体现的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

A.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B.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C.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D.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

6.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主要有: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做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等。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是

A.“人非尧舜,谁能尽善” B.“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C.“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7.“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被称为公民道德“二十字”规范。其中,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

A.爱国守法 B.诚实守信 C.团结友善 D.敬业奉献

8.中华民族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优良道德传统。在我国的传统道德中,被看做“立身之本”、“举政之本”、“进德修业之本”的是

A.诚实守信 B.自强不息 C.团结统一 D.勤劳勇敢

9.一家企业生产民用家具,在一批货发出后,发现有一张桌子少漆了一遍。经查找,这张桌子已经被顾客买走了。于是厂方便通过电台连续广播了半个月,寻找那位买主。没想到,这一举措没找到买主,却引来了12家商场愿意包销该厂产品。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出乎意料的结果关键在于该厂的

A.诚实守信 B.遵纪守法 C.尽职尽责 D.奉献社会

10.据报道,某用人单位在一次招聘活动中收到84份大学毕业生自荐表,却发现有5人同时为同一学校的学生会主席,6人同时为同校同班“品学兼优”的班长,等等。这种现象的出现要求大学生必须

A.加强守法道德建设 B.加强诚信道德建设 C.加强勤俭道德建设 D.加强奉献道德建设

11.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智慧的德,另一种是行为的德。前者是从学习中得来的,后者是从实践中得来的。”这表明,加强道德修养应当运用

A.学思并重的方法 B.省察克治的方法 C.积善成德的方法 D.知行统一的方法

1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聚细流,无以成江河”。加强道德修养要运用

A.学思并重的方法 B.省察克治的方法 C.慎独自律的方法 D.积善成德的方法

1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一思想用于道德修养,强调的是

A.学思并重 B.积善成德 C.省察克治 D.慎独自律

14.《礼记?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远,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里强调了加强道德修养要

A.学思并重 B.积善成德 C.省察克治 D.慎独自律

15.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里所反映的加强道德修养的方法是

A.学思并重的方法 B.省察克治的方法 C.慎独自律的方法 D.积善成德的方法

1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由此可见,加强道德修养要

A.知行统一 B.学思并重 C.省察克治 D.慎独自律

17.“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体现的道德修养方法是

A.积善成德的方法 B.慎独自律的方法 C.知行统一的方法 D.学思并重的方法

1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所体现的道德修养方法是

A.积善成德的方法 B.慎独自律的方法 C.知行统一的方法 D.省察克治的方法

参考答案:1.C 2.C 3.B 4.D 5.C 6.A 7.B 8.A 9.A 10.B 11.D 12.D 13.B 14.D 15.B 16.B 17.C 18.D

二、多选题

1.中国古代思想家强调在“义”和“利”发生矛盾时,应当“义以为上”、“先义后利”、“见利思义”,主张“义然后取”,反对“重利轻义”和“见利忘义”。这种思想反映了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

A.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 B.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C.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D.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2.在中国传统道德的发展演化中,公私之辩始终是一条主线。下列选项中,反映了中国传统道德“公义胜私欲”这一根本要求的有

A.“以公灭私,民其允怀” B.“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C.“被之僮僮,夙夜在公”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

3.在中国古人看来,诚是指一种真实无妄、表里如一的品格,也是道德的根本,故“养心莫善于诚”。信是指一种诚实不欺、遵守诺言的品格。下面选项中反映了中华民族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优良道德传统的有

A.“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B.“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C.“为人思诚,信以行义” D.“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4.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是一个矛盾体,具有鲜明的两重性。属于精华的部分,表现出积极、革新、进步的一面。属于糟粕的部分,则表现出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做好取舍和创造性的转化工作的依据是

A.是否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 B.是否有利于建设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

C.是否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D.是否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标准

5.在对待传统道德的问题上,认为中国之所以落后,就是因为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传统文化的失落。所以,道德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恢复中国“固有文化”,形成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的道德体系,并通过这种传统道德的复兴来衍生出现代的科学和民主。这种观点是

A.文化复古主义 B.历史虚无主义 C.正确的观点 D.错误的观点

6.在对待传统道德的问题上,认为中国传统道德从整体上来说在今天已经失去了价值和意义,不能满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必须从整体上予以全盘否定。这种观点是

A.文化复古主义 B.历史虚无主义 C.正确的观点 D.错误的观点

7.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意义在于

A.诚信是大学生事业成功的保证 B.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

C.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 D.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

8.近年来,兴起了一股新的传统文化热潮,比如国学热、文物热、申遗热等。在这股热潮中,特别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和现象,如:争夺名人故里,甚至争夺本来子虚乌有的所谓名人故里;兴建假历史文物,盲目举办祭拜活动等。这些都引发了人们究竟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重新思考。下列选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正确的是

A.中国传统文化是无科学性的落后文化 B.中国传统文化既有糟粕又有精华

C.只有中国的传统文化才是世界文化的精华 D.反对一切保护中国传统文化掩盖下的谋利行为

参考答案:1.AD 2.ABCD 3.ABCD 4.ABCD 5.AD 6.BD 7.ABCD 8.BD

以上为2016年考研政治思修第四章练习题及答案,希望对考生们能有所帮助,若想了解更多研究生相关信息,如考研改革、考研考试等,请关注唯学网考研栏目,小编会第一时间为你更新最新资讯。

0% (0)
0% (10)
已有条评论
新闻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