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辨析题:46~48小题,每小题15分,总计45分。
46.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47. 教育功能是教育目的的实质性表现。
48. 学习策略是一种程序性知识,由一系列规则和技能构成。
三、简答题:49~53小题,每小题15分,总计75分。
49. 简述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50.《学记》是如何论述豫时孙摩教学原则的?
51. 赫尔巴特提出作为其教育理论的伦理学基础的五种道德观念是什么?
52. 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53. 试分析参与式观察研究的优缺点。
四、分析论述题:54~56小题,每小题30分,总计90分。
54. 简介学科课程和分科课程的内容并对其进行评价。
55. 比较中世纪大学与中国古代书院的异同。
56. 本题为必选题,请在I、Ⅱ两道试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只按第1道题的成绩计入总分。
I.课堂教学应该尽可能地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怎样才能增强学生的内部动机呢?试述增强学生内部动机的几点意见。
Ⅱ.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对小学1—6年级每年级三个班学生进行了一次智力测验,然后将每班学生分成两组,并谎称这是根据智力测验成绩来分组的。其中一组占班级总人数20%,称为高智商组(A组),实验支持者将改组学生名单交给所在班级新任教师,并告诉他们,预测表明,这一部分学生“在智力上有很大的发展可能性”,“具有在不久的将来产生学业冲刺的能力”。各班其余80%的学生组成普通组(B组)实际上,各班学生是用随机分派的方法分成两组的。这就是说,分组根本没考虑事先进行的智力测验。在实验前各班内A、B两组被试智力在统计上是相等的。经过8个月教学后,发现A组学生比B组学生智商有了更大的增长。
(1)该实验设计属于前实验实际、准实验设计还是真实验设计?
(2)实验中的自变量、因变量分别是什么?
(3)这种实验设计的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10.ABCAA CDBCD
11-20.BBBBC CBBBC
21-30.BBBACBACCD
31-40.ABAAB CBBAD
41-45.CADAA
二、 辨析题
46.【答案要点】
正确。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劳动者是生产力的首要因素,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是由教育来实现。国家的发展要以教育为根本,人们对于教育要给予充分的重视。
经济对教育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1)经济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经济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3)经济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与改革。总之,经济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也为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一定的客观要求。
同时,教育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1)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3)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要看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不能盲目发展教育,甚至打着“教育”的口号,做出违背社会和教育规律的事情,应注意教育与经济的和谐发展。
47. 【答案要点】
这种说法是片面的。
通常意义上的教育功能是指教育在人及周围环境相互影响中所发挥的作用。它往往指向教育活动已经产生或者将会产生的结果,尤其是指教育活动所引起的变化和产生的作用。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指教育对于维系社会运行,促进社会变革与发展的作用。教育不仅具有经济功能、政治功能,而且还具有文化功能和人口功能。教育功能具有客观性。教育目的之的是社会对教育所要早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和总的设想或规定。教育目的具有主观性。教育目的制定和实现以教育功能的发挥为基础,教育功能会影响教育目的的制定和实现。教育目的是教育的“应然表现”,教育功能是教育的“实然表现”,它是教育目的在教育实践中所释放出来的实际效果。教育目的和教育功能虽有重叠,但是仍有本质区别。
48. 【答案要点】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是个体的用于具体情境的算法或一套行为步骤。它相当于技能。加涅认为,程序性知识包括心智技能和认知策略两大类。心智技能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待事物的程序性知识,主要是加工外在信息。这类知识通过练习,其运用达到相对自动化程度,很少或不需要受意识控制。认知策略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内调控的程序性知识,一般受意识控制,其运用难以达到自动化程度,主要用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加工活动。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作为一种计划性方案,由规则和技能构成,它是一步一步的程序性知识,因此,学习策略是程序性知识。
三、简答题
49. 【答案要点】
(1)代表人物:布卢姆
(2)指导思想:掌握学习理论。只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通常要求达到完成80%~90%的测验题目)。
(3)目标:教师要为掌握而教,学生要为掌握而学,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即达到掌握的程度。
(4)基本结构:①教学准备。开始教学前,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学生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和心理状态。对学生进行鼓励,教给学生进行掌握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内部心理状态。②确定课时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内容和要求。把单元目标分解成为课时目标。课时目标应具体、明确。③进行课堂教学。④测验。一个单元的教学完成以后,立刻对全体学生进行一次测验。测验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对教学目标的掌握程度,哪些掌握了,哪些没有掌握;不能对测验结果进行排队,不能排名次,只要说明学生是否达到标准就可以了。⑤矫正。根据测验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对没有通过测验的学生进行第二次教学,给他们第二次学习的机会。第二次教学的方式与第一次不同,主要是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矫正。矫正应在2~3天内完成。⑥再测验。矫正完成以后,对经过矫正的学生再进行一次测验。在整个掌握学习过程中,测验和矫正两个步骤是最重要的,这两个步骤的效率和质量是决定掌握学习成败的关键。
50.【答案要点】
《学记》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启发教学的思想,进一步概括了如何进行启发的宝贵经验,指出:“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就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主动性,而要做到这一点,主要靠教师的正确指导思想、丰富的教育经验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学记》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第一,导而弗牵。教师要积极引导,但不要硬牵着学生走,这样学起来就会自然和谐。不引导不行,硬牵着走也会失败。
第二,强而弗抑。教师要积极督促,但不要强制和压抑。这样学起来就会安逸顺利,不督促检查不行,强制学习也会挫伤学生的主动性。
第三,开而弗达。教师要为学生打开知识的大门提供钥匙,但不要把知识全部塞给学生,要留有余地,启发学生自己积极思考,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可以得到锻炼和发展。
这项原则的中心就是要求教师积极发挥主导作用,但不能代替学生思考,只要求“继其志”。
51.【答案要点】
在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中,伦理学主要起着价值规范的作用,即为教育目的和基本方向的确立提供依据。他伦理学的基本内容之一就是提出了五种道德观念,即: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1)内心自由指的是一个人有了正确的思想或者说对真善美具有了明确的认识,就能够自觉地依照道德规范行事,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理性的原则。(2)完善指人调解自己的意志,做出判断的一种尺度。赫尔巴特强调人必须有道德衡量的标准。(3)仁慈是指一种绝对的善,它要求人无私地为他人谋福利,与人为善,从而使自己的意志与他人的意志协调统一。(4)正义的观念也就是守法的观念,它要求避免不用意志之间的冲突,并且按照人们自愿达成的协议(或法律)解决冲突。(5)公平与报偿是指当人故意作祟时予以应有的惩罚,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52.【答案要点】
(1)充分利用已有经验,形成知识结构体系。(2)分析问题的构成,把握问题解决规律。(3)开展研究性学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4)教授问题解决策略,灵活变换问题。(5)允许学生大胆猜想,鼓励实践验证。
53. 【答案要点】
所谓参与式观察研究,是指研究者直接参加到所观察的对象的群体和活动中去,不暴露研究者真正的身份,在参与活动中进行隐蔽性研究观察。
其优点是:不破坏和影响观察对象的原有结构和内部关系,因而能够获得有关较深层的结构和关系的材料。
其缺点是:由于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处理不当易影响观察的客观性。
四、分析论述题
54. 【答案要点】
(1)学科课程也叫做分科课程。即从各门科学中选择最基本的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分学科安排教学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的课程。同时,也相应地编写不同学科的教科书作为学科课程内容的基本依据。
它的主要特点:第一,各学科课程有明确的研究对象,有属于自身的研究方法,彼此界限清楚,各自自成一体。第二,以知识的逻辑体系为中心来编排课程。第三,重视学习的理论知识。其指导思想是把教育看做是生活的准备,课程是为生活的准备而服务的。这种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按学科知识来组织,以学科作为教学活动单位,这给教材编订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教学内容的选择、结构、顺序就是学科知识的选择、结构、顺序,一切从学科知识体系来考虑。课程目标以学科知识的掌握为目标;教材的编写与审订也相应地分科进行。从教学看,以科学文化知识为主体的学科课程便于教。一个学科教师,只要掌握了本学科的系统知识,便可胜任教学。从学习的角度看,学科课程便于让学生学到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学科知识既是教学的内容也是学习的内容,这就使学生的学习成为相对简单的过程。此外,学科课程还有便于管理、评价等长处。正是由于学科课程的这些长处,这种传统的课程设计才经久不衰,流传至今。
学科课程的缺点也十分明显,由于学科各自独立,割断了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学科课程只重视系统学科和学科知识,不注意发挥教育的社会职能与人的发展职能;学科课程注重于学科知识,而置能力培养于不顾,将获得知识与培养能力相脱离。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今天,其危险日益突出,人们深感重知识、轻能力,重学科的区别,轻学科的联系,难以培养出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
(2)活动课程也称儿童中心课程或经验课程,即以儿童为中心来组织教学过程。这种理论认为,课程应是一系列儿童自己组织的活动,儿童通过活动获得经验,从中培养学习兴趣,学会独立解决问题,锻炼能力。
其特点是:以儿童为中心,从儿童的动机、需要和个性出发设计课程,课程的组织不是多学科的分科并进,而是综合性的单一课程;课程顺序不考虑逻辑结构,只强调心理结构;课程进度无严格规定,以学生的态度和兴趣的发展变化随意删定。
活动课程论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注意学生的动机和兴趣,强调经验,但违背了教学认识规律,排除了人类积累的间接知识的系统学习,暴露了它致命的弱点,即严重降低了教学质量。
(3)目前,关于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之间的关系的讨论,概括起来大致有这样的一些观点。一是“补充说”。认为活动课程是学科课程的补充,在我国的课程结构中,应以学科课程为主,活动课程为辅,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完成育人功能。二是“对立说”。认为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是根本对立的两种课程形态,如果简单地把二者之间的关系理解成相互“补充”,就容易导致“活动课程学科化”,活动课程成了学科课程的延伸,这就从根本上违背了活动课程的本义,是不足取的。三是“发展说”。认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是对学科课程的超越。活动课程实质上包涵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可以说是学科课程的一种整合形态,活动课程就是以活动作为特殊形式把学科课程有机地整合起来。
55.【答案要点】
(1)相同点:1)出现的必然性相同:不仅与各国的思想文化源流密切相关,而且与各自封建经济的相对发展方向及其独特的政治结构有很大关系;2)类型上相同:都是教学组织学术研究机构;3)在地位变化上相同:都逐渐失去自治地位,被朝廷或教会控制;4)办学精神上:有相应的独立性、开放性、研究性;5)教学方法上:都重视学术讲演、研究探讨和学术问难;在学术研究上都没有从根本上突破封建社会制度的束缚。
(2)不同点:1)产生的环境不同:中世纪大学产生于商业城市,而书院则出现在远离城市的名山胜水中;2)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中世纪大学从经济发展的层面思考社会问题,设立实用科目,是为了城市的新兴市民阶级,而书院则从伦理政治角度,以新儒学的面目出现,旨在为封建社会长治久安寻找理论依据;3)与官方关系不同:中世纪大学与教会斗争,为大学的独立生存和自由研究争取特权,而中国的书院得到政府支持;4)办学目的不同:中世纪大学目的是职业训练,培养专门人才,中国书院是以伦理为本,培养圣贤人格;5)课程不同:中世纪大学主要传授专业知识,注重传统“七艺”的继承与发扬以及亚里士多德著作的传授,而书院主要是“五经”——原典的复归与阐发,传统儒学伦理教条的哲理化改造;6)学位制度上:中世纪大学已建立学位制度,而中国的书院没有;7)管理体制上:大学领导体制分学生大学和先生大学;书院机构简单,管理人员少。(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P120-123;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微博)出版社,P153-158)
56. 【答案要点】
I.内部动机是源于兴趣、好奇心、追求成功、自信心等个人特征的动机,所以,激活与维持学生动机的根本策略是教师长期坚持培养学生求知、求成的需要,通过成功的学习经验又增强他们学习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既是教育的手段,也是教育的目的。(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策略:第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第二,丰富材料呈现方法;利用学习动机的迁移。(2)通过归因训练或归因指导,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效能感:第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开始某项新的学习任务;第二,为学生设置明确、具体和可以达到的目标;第三,强调学生自己前后比较,避免学生之间的横向比较;第四,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示范。(3)培养学生对成就的需要和成就感。
Ⅱ.(1)该实验设计属于真实验设计。真实验中的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都能得到比较严格的控制,即它能较好地控制内外部无效因素,并有效地操纵研究变量。其特点是随机分组;实验组接受实验处理,控制组则不给予实验处理;两组均进行前后测。
(2)因变量是学生智商的变化,自变量是教师对于学生的期望
(3)此种实验设计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随机方式选择和分配的,两组在统计上是相等的;实验组前后测比较,对照组前后测比较,以及实验组与对照组前后测比较,能较充分的说明自变量的作用,因果分析可靠性程度高;采用了“双盲”设计来抵消“霍桑效应”等副效应。
以上是2016年考研教育学考前测试题及答案,以供各位考生查看了解。考生们若想了解更多研究生相关信息,如考研改革、考研考试等,请关注唯学网考研栏目,小编会第一时间为你更新最新资讯。若有疑问也可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