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在成人高考大学语文考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此写作部分就成了考生备考大学语文的重中之重。作文若想得高分,就一定要突出重点、语句流畅、结构严谨,切忌一定不要跑题。为了帮助考生备考大学语文作文,避免出现跑题问题,小编就为大家讲解一下跑题的原因,以供大家查看了解。
背诵范文易致“跑题”
在往届的考试中发现,一般语言通畅、文采飞扬的文章比语言表达水平普通的作文更容易“跑题”。这可能存在两种原因:一种是写作水平较低的学生可能会犯的错误。为了在考试的时候能够让作文“好看”起来,采取了背范文的应考方式。
所以,背下来的好文章用于考试,“跑题”就不难理解了。另一种作文的确是考生的“原创”,但是因为写作的时候“才思如泉涌”,下笔千言却离题万里。相反,写作思想干涩的学生,则只能绕着作文要求转,写不出好文章,但不致于“跑题”,更容易得到一个稍微满意的分数。
避免过度使用案例
大作文的话题是“旧我与新我”,但是有些答卷的题目竟然是《新中国与旧中国》,虽然都是新、旧对比,但是对比的主体从题目要求的“每个人都有两个自我”的个人主体,换成了国家。虽然文章还算比较通畅,爱国之心也溢于言表,但是经过评卷小组的讨论,还是下了“离题”的结论。
这一“离题”现象可以归结为过度引申。许多学生的作文题目就是直接使用话题“新我与旧我”,缺乏个性和创新。但是,如果单纯追求独特效果,从题目要求出发引申过度,又容易导致“离题”现象的出现。
不要太“泛政治化”
有一年的大作文题,主要关注的是自我的反思与审视,与大政方针和国家时事离得相对远一些。但是,还是有部分考生在写作过程中生硬地与和谐社会、2008奥运和国家民族联系起来。实际上,必要时联系时政不仅没错,更能体现考生的眼界,对于得到一个理想的作文分数是有帮助的,但是如果关系不密切甚至在几乎没有什么直接关系的情况下,生拉硬扯就显得牵强附会。
前文所述的《新中国与旧中国》之所以“跑题”,与这种思维不无关系。还有一篇作文题是《民族自我认识的重要性》,也偏离了“个人”主题。但是有些文章能够做到有效结合,比如《2008,中国有我》一文,从过去的自己写到现在的自己,展望2008年奥运会联想自己应该为人文奥运、绿色奥运做些事情。有自我的反思,有时间的对比,也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是一篇不错的文章。
关于格式与卷面
作文的格式,对于参加成人高考的学生来说,本来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但是教师在阅卷过程中,还是发现了许多问题值得考生注意:
一是标题问题。作文考试要求自拟标题,标题一定要写,否则会扣去1至2分。阅卷中,忘记书写标题的考生很多,甚至有的学生开始忘了写标题,后来写在了后面,或者挤在前面,这些问题都应避免出现。
二是分段、标点问题。阅卷中,教师发现个别学生的作文不分段,有的文章只有一个段落,层次和重点都不突出。有的文章标点意识不强,要么不写标点,要么“一逗”到底,要么逗号、句号都是一个小点。格式不好的文章,就不能取得较高的分数。
三是卷面。卷面要整洁,书写不能“龙飞凤舞”,也不要字体过大或过小。总之,不能让评卷者一目了然的卷面,就不是好的卷面。即使文章的思想再深刻,字迹潦草就会被扣分。
以上为避免成考大学语文作文“跑题”的注意事项,希望对考生们能有所帮助,若想了解更多研究生相关信息,如考研改革、考研考试等,请关注唯学网考研栏目,小编会第一时间为你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