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第16届北京科博会举办了网络教育论坛。多位专家、校长及企业界人士参加了此次论坛,就如何通过网络教育提高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技能,缓解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中国国务院参事、经济学家汤敏表示,中国现在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都是依照过去大生产的形式设计的。教材千篇一律,学生必须服从安排,这些导致他们的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较弱,但新时代的企业需要大批有创意、能创新的青年。
汤敏认为,新教育的希望在于新型网络教育,以网络教育游戏化激发学生的兴趣;以短周期授课和随堂测验等方式鼓励学生;把师生最宝贵的时间放到沟通上,用反转式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教师的教学效率。这种方式既能因材施教,又能让学生转变固化思维,增强创新能力。
齐齐哈尔大学副校长李英杰在论坛上直言,求职对于北大、清华这类名校的毕业生而言,也许没有那么窘迫,但对普通院校的毕业生而言是“压力山大”。他提到,普通院校的教育资源相对名牌高校较为匮乏,现有师资力量有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需要。而网络教育课程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改变教师原本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整体提高教学水平。更重要的是,网络教育能让学生足不出校也能看到、学到最新最全的名师课程,为其夯实专业知识功底。他透露,该校今年的6000名毕业生,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接受了网络教育,以增强自己在找工作时的“底气”。
近年来,高校人才培养的模式被认为是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理论课多,实战课少,考试论文多,实践经验少”的大环境让大学生的能力为人诟病;但企业从务实角度考虑,更倾向于招聘有从业经历的员工,因此出现了“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企业找不到员工”的尴尬局面。网络教育可以利用其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用网上授课的方式告诉广大学生企业对员工的实际要求、如何完成好自己的工作、如何协调好一个项目,让其通过实战课程提升“经验值”,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现在,我国网络教育多数为从事高等教育的现代远程教育机构为普通高校的网络教育学院或现代远程教育学院。其实,网络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可以进一步扩大,以满足人们学习的需求。
唯学网编辑相关推荐阅读:
1、 微课程,网络教育的新兴模式
2、 网络教育让大学跨越国界阻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