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做一些与自学考试相关的考试真题或模拟试题对准备参加2013年10月份全国自学考试的考生们来说是非常必要的,这是考生们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一种学习惯用的方式。当然,备战2013年语文自学考试的考生也是离不开历年真题的熏陶。
全国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具体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认为,为了使“民加多”,而且“天下之民至焉”,君王应持的正确态度是
A.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B.王好战
C.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D.王无罪岁
2.梁启超《论毅力》反驳“旁观者”说:“所谓蹇焉、幸焉者,皆彼与我之相同,而其能征服此蹇焉,利用此幸焉与否,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这里反驳的是
A.论据 B.论点
C.论点和论证 D.论据和论证
3.罗素《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认为,为了避免愚蠢的见识,“尤宜提防”的是
A.自以为是 B.激烈的主张
C.心理想象力 D.容易助长你狂妄自大的意见
4.《垓下之围》中,项羽三次称“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所显示的个性特点是
A.英雄多情 B.自矜功伐
C.优柔寡断 D.知耻重义
5.下列《张中丞传后叙》人物中,为国让贤的是
A.张巡 B.许远
C.南霁云 D.贺兰进明
6.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的文体是
A.人物传记 B.讽刺小品
C.山水游记 D.政论文
7.《前赤壁赋》贯穿全文的内在线索是
A.作者情感的变化 B.辩驳思路的交替
C.明月的自然升落 D.游历空间的转移
8.《马伶传》:“两肆皆奏《鸣凤》,所谓椒山先生者。”其中的“椒山先生”是
A.组织两部大会的新安贾 B.《鸣凤记》的作者
C.因弹劾严嵩被害致死的杨继盛 D.金陵之贵客文人
9.《西湖七月半》以“避月如仇”四字来表达对杭州人赏月的看法。下列成语中,与文章作者意图相近的是
A.趋吉避凶 B.求仁得仁
C.叶公好龙 D.有所不为
10.《秋夜》中用代词“她”指代的象征性形象是
A.枣树 B.小粉红花
C.猩红色的栀子 D.小青虫
11.在下列《纪念傅雷》所写到的事例中,最充分地展现了傅雷性格的是
A.与滕固吵翻一怒而回 B.与作者对翻译的争论
C.对黄宾虹画作的褒贬 D.不堪凌辱,一怒而死
12.《都江堰》中“不管孟姜女们如何痛哭流涕”的深层含义是
A.孟姜女的传说并不是真实的历史 B.建造长城并不是为了造福民众
C.民众的看法不能改变长城的伟大 D.都江堰的修筑动用了很多民力
13.下列《蒹葭》诗句中,描述抒情主人公逆流而上追寻意中人的是
A.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B.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C.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D.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14.《湘夫人》中写湘君“搴汀洲兮杜若”,其目的是
A.与佳期兮夕张 B.将腾驾兮偕逝
C.建芳馨兮庑门 D.将以遗兮远者
15.下列唐代诗人中,存诗近三千首,数量居唐人之冠的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杜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