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唯学网 » 自学考试 » 试题专题 »

2014年4月自学考试刑法原理与实务一真题

2014年4月自学考试刑法原理与实务一真题

唯学网 • 教育培训

2015-2-3 11:03

自学考试

唯学网 • 中国教育电子商务平台

加入收藏

2015年4月自学考试将近,考生们可以利用真题进行冲刺备考。为了方便考生们获得更多的考试真题,唯学网小编为考生们准备了2014年4月自学考试刑法原理与实务一真题,希望对考生备考有所帮助。在此小编预祝个各位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刑法原理与实务(一)试题

课程代码:00919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无国籍人罗某在泰国贩卖毒品,后进入我国境内旅游观光时被抓获。我国法院对其进行了定罪判刑。该案所适用的管辖原则在刑法上称为

A.属地原则 B.属人原则

C.保护原则 D.普遍原则

2.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罪

A.应当从轻处罚 B.应当减轻处罚

C.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3.在追诉期限内又犯罪的,前罪的追诉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这在刑法理论上称为

A.时效延长 B.时效继续

C.时效中断 D.时效中止

4.甲教唆乙去杀丙,乙同意并做好准备后,甲悔悟,并劝说乙放弃杀丙的计划,乙不听,仍去杀死了丙。甲的教唆行为属于

A.既遂 B.未遂

C.预备 D.中止

5.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

A.从属作用的犯罪分子 B.协助作用的犯罪分子

C.非重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D.次要或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

6.下列有关主犯、从犯、胁从犯的说法,错误的是

A.胁从犯是指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

B.首要分子不一定是主犯

C.在共同犯罪中不可能只有从犯而没有主犯

D.对于从犯,应当比照主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7.甲趁在路上行走的妇女乙不注意之际,将乙价值12000元的项链一把抓走,然后逃跑。跑了50米之后,甲以为乙的项链根本不值钱,就转身回来,跑到乙跟前,打了乙两耳光,并说,出来混,也不知道戴条好项链,然后将项链扔给乙。对甲的行为,应当定性为

A.抢夺罪(未遂) B.抢夺罪(中止)

C.抢夺罪(既遂) D.抢劫罪(转化型抢劫)

8.挪用特定款物归个人使用,应当

A.以挪用特定款物罪处罚 B.以挪用特定款物罪从重处罚

C.以挪用公款罪处罚 D.以挪用公款罪从重处罚

9.行为人为索取赌债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构成

A.非法搜查罪 B.非法拘禁罪

C.非法管制罪 D.绑架罪

10.王某为筹措赌资,抢劫他人并致被害人死亡,对王某的行为应当

A.以故意杀人罪、抢劫罪两罪并罚

B.以抢劫罪一罪处罚并适用该罪基本的法定刑

C.以故意杀人罪一罪处罚

D.以抢劫罪一罪处罚并适用该罪加重处罚的法定刑

11.公安干警郑某在审讯犯罪嫌疑人唐某时,使用暴力致唐某死亡,郑某构成

A.故意伤害罪 B.刑讯逼供罪

C.故意杀人罪 D.徇私枉法罪

12.下列犯罪单位不能构成的是

A.抗税罪 B.逃税罪

C.逃避追缴欠税罪 D.骗取出口退税罪

13.叛逃罪的主体是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所有国家工作人员

C.外交人员 D.中国公民

14.甲是某搬运场司机,在搬运场驾车作业时违反操作规程,不慎将另一职工轧死。对甲的行为应当按

A.过失致人死亡罪处理 B.交通肇事罪处理

C.重大责任事故罪处理 D.意外事件处理

15.护士赵某未作皮试就给病人注射青霉素,致使病人因过敏而死亡,该护士构成

A.玩忽职守罪 B.重大责任事故罪

C.医疗事故罪 D.过失致人死亡罪

16.下列犯罪一般主体可以构成的是

A.滥用职权罪 B.徇私枉法罪

C.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D.枉法仲裁罪

17.甲是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干警,一日甲的好友乙向甲借枪,甲碍于情面,将枪借给乙使用了两天。甲的行为

A.构成非法出借枪支罪 B.构成非法出租枪支罪

C.构成玩忽职守罪 D.不构成犯罪

18.甲男与乙女某日中午公然在某市公园脱光衣服裸奔,众游客哗然,纷纷逃离公园。甲男与乙女的行为

A.构成寻衅滋事罪 B.不构成犯罪

C.构成组织淫秽表演罪 D.构成聚众淫乱罪

19.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行贿罪的主观方面必须具备

A.谋取非法利益的目的 B.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

C.谋取利益的目的 D.谋取个人利益的目的

20.犯罪集团是指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其组成人数必须是

A.三人以上 B.五人以上

C.十人以上 D.二十人以上

0% (0)
0% (10)
已有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