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自学考试真题对考生备考很有帮助,希望考生们都能善加利用。利用真题探寻考试方向,测试自身的不足。下面是唯学网小编为考生们准备的2015年4月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真题,希望对考生们备考有所帮助。在此小编预祝各位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034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著名资产阶级社会学家斯宾塞是
A.法国人B.德国人C.英国人D.美国人
2.法兰克福学派所主张的理论道路是
A.社会批判理论B.常人方法学C.交换理论D.结构功能论
3.为了解和掌握发生了什么事、什么情况而进行的探索性研究属于社会学研究功能中的
A.预测性功能B.规范性功能
C.解释性功能D.描述性功能
4.在社会学研究方法论中,对社会行动过程及结果予以主观意义理论的方法是
A.人文主义方法论B.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方法论
C.实证主义方法论D.功能主义方法论
5.非介入性研究法是指
A.观察法B.文献法C.访谈法D.实验法
6.社会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包括
A.两个阶段B.三个阶段C.四个阶段D.五个阶段
7.我国明确地采用社会建设概念,是在中国共产党的
A.十五届三中全会B.十六届三中全会
C.十六届四中全会D.十七届四中全会
8.异质文化在传播、接触中出现的互相排斥的倾向和状态,被称为
A.文化融合B.文化传播C.文化冲突D.文化杂交
9.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是不能评价和比较的,因为从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所赖以生存的环境来看,每一种文化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这是文化多样性中的
A.文化中心主义B.文化霸权主义C.文化绝对主义D.文化相对主义
10.人在成年以后的社会化被称为
A.再社会化B.继续社会化C.重新社会化D.基本社会化
11.在社会化的有关理论中,科尔伯格的理论认为
A.自我分成“主我”和“客我”两个部分
B.一个人的自我形象是别人看他是什么样子的反映
C.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找到自己的道德价值观
D.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
12.根据角色规范化的程度,社会角色可以划分为
A.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B.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
C.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D.制度性角色与互动性角色
13.行动者之间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展开较量、争夺,这种社会互动的基本形式是
A.竞争B.冲突C.竞赛D.比赛
14.在霍尔的个人空间理论中,比较正式的场合保持的距离是指
A.个人距离B.亲密距离C.公众距离D.社会距离
15.以个人进出社会网络的难易程度的不同,可将社会网络分为
A.互利形态和互补形态B.稳固形态和松散形态
C.个人形态和群体形态D.封闭形态和开放形态
16.由一对夫妇与父母和未婚子女聚居生活的家庭,被称为
A.丁克家庭B.重组家庭C.主干家庭D.核心家庭
17.初级群体是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的基础群体。属于初级群体的是
A.社团B.邻里C.职业D.学校
18.在组织过程中,组织成员之间通过各种形式的交往以传达思想、观点、态度、感情或情报的过程,被称为
A.组织沟通B.组织决策C.组织控制D.组织设计
19.在集体行为的传统解释中,认为“应该把集体行为的形成和社会结构联系起来”的理论是
A.乌合之众理论B.价值累加理论C.理性选择理论D.搭便车理论
20.从个体对教育的需求而言,可以把教育分为
A.经济教育和文化教育B.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C.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D.生存教育和地位教育
21.学校不再被视为社会实现其自我良性再生产的领域,而成为统治阶级用以生产与其特殊地位和利益相吻合的工具,这种教育的社会学分析视角是
A.冲突论视角B.互动论视角C.后现代视角D.功能论视角
22.达到就业年龄且具备工作能力,谋求工作但未得到就业机会的状态,被称为
A.待业B.无业C.失业D.下岗
23.社区能够形成以社会互助为核心的社会支持系统,这是社区的
A.社会控制功能B.经济生活功能
C.社会参与功能D.社会保障功能
24.以人们日常居住和生活的基层社区为载体,通过社区居民自治,社区与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合作,建立一个和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现代城市管理制度和社会化服务网络相适应的社区支持系统,这一过程被称为
A.社区发展B.社区建设C.社区改革D.社区变迁
25.世界城镇化进程主要有两种模式,其中属于市场主导型城镇化的是
A.欧美模式B.东亚模式C.非洲模式D.墨印模式
26.按经济地位和政治法律地位不同而互相区别的群体或社会集团,被称为
A.种族B.等级C.种姓D.阶级
27.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大规模社会流动的次数是
A.三次B.四次C.五次D.六次
28.行为者个人将社会规范内化为自己持有的观念,从而自觉地按照社会规范的要求约束自己的社会行为,这种社会控制是
A.积极性控制B.微观控制C.制度化控制D.内在控制
29.偏差性社会问题是指个体偏离或违反一定社会行为规范造成的社会问题,属于偏差性社会问题的是
A.毒品问题B.腐败问题
C.贫困问题D.自然灾害问题
30.对社会发展总的方向、大目标、主要步骤与重大措施的设想,被称为
A.社会发展设计B.社会发展计划
C.社会发展规划D.社会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