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答案】A
【考点点击】本题在2008年10月考季第23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要点透析】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问题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两岸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问题,属于中国的内致,决不允许外部势力的干涉,更不允许“****”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分裂国家。“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党和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原则。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正确答案选A。
27.【答案】C
28.【答案】A
29.【答案】B
【考点点击】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要点透析】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革命事业的领导力量,也是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力量。党的这种领导地位,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逐渐形成的,是党的性质所决定的。正确答案选B。
30.【答案】C
【考点点击】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如何正确处理民族问题。
【要点透析】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没有民族平等就没有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没有民族平等和团结,就不会实现共同繁荣。正确答案选C。
二、多项选择题
31.【答案】ABCD
32.【答案】AB
【考点点击】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要点透析】近代中国社会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则是最主要的矛盾。正确答案选AB。
33.【答案】ABCD
【考点点击】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要点透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它科学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科学依据,是我们在实践中排除错误观念、避免出现“右”的错误的强大思想武器。正确答案选ABCD。
34.【答案】ABC
【考点点击】本题在2009年4月考季第36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要点透析】经过全党和全国各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势力,20世纪末期,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但我国总体上实现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正确答案选ABC。
35.【答案】ABCD
【考点点击】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要点透析】所谓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正确答案选ABCD。
36.【答案】ABCD
【考点点击】本题在2008年lo月考季第36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要点透析】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说明了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主要包括: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的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正确答案选ABCD。
37.【答案】ABC
【考点点击】本题在2009年4月考季第38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邓小平的“两手抓”方针。
【要点透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和党中央提出一系列“两手抓”的战略方针,包括: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在这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中,关键是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实质是协调两个文明建设的关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方针,正确答案选ABC.
38.【答案】ABCD
39.【答案】ABD
40.【答案】BCD
【考点点击】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要点透析】A项表述不正确,工人阶级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领导阶级。正确答案选BCD。
三、简答题
41.(1)正确的回答了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建立了新中国。
(2)创造性的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改造、怎样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问题,在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3)积极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探索,取得了宝贵的经验与教训,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尊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42.(1)要重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2)要重视实践对理论的基础作用。
(3)要重视在具体实践中不断地创新理论。
43.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之间密不可分,互为条件。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需要依靠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经济落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则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又是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为条件的。如果不坚持共同富裕,搞两极分化,生产力既得不到解放,也得不到发展。
44.邓小平所创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它包括一系列重要的思想:
(1)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而不是划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标志,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2)计划与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
(3)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把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可以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
45.(1)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实现党肩负的历史任务的现实需要。党的先进性历来是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时代和实践的发展,总是不断给我们党提出新的要求,也给党的先进性赋予新的内涵。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党才能更好地完成执政使命。
(2)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老党丧失政权给我们的警示,是我们党的一条宝贵经验。中国共产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3)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也是从严治党的迫切要求。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要进一步提高党员素质,就是要进一步强本固基,就是要在解决不相适应的过程中提高对党的历史方位和执政使命的适应力。只有不断加强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党才能保持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四、论述题
4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这样的分配制度具有客观必然性。
(1)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关系,有什么样的所有制就有与之相适应的分配关系或分配制度。按劳分配是公有制在分配上的实现,公有制内部必然实行按劳分配,而公有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体地位也决定了按劳分配在分配领域内的主体地位。反过来,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才能体现和保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并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2)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以及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决定了分配形式的多样化。与非公有制经济对应的是其他多种分配形式。同时,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可以也应当不断探索各种具体的实现形式,公有制在资本组织形式上可以采取股份制、合作制、股份合作制,在经营方式可以有公有公营、公有民营、承包经营、租赁经营等等,这就决定了在公有制内部也还存在着一定的非按劳分配方式。
(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要求有多种分配方式。各种生产要素都要有相应的市场评价,要素的所有者也要据此获得相应的报酬,这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要求。
47.(1)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是各民族人民的内部矛盾,是各民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应该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来加以解决。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必须大大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的教育,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千方百计地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2)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正确处理宗教问题。宗教是一种群众性的社会现象,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也将长期存在。正确认识我国社会存在的宗教问题,关键是要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充分认识宗教存在的长期性、宗教问题的群众性和特殊复杂性。必须尊重宗教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既不能用行政的力量去消灭宗教,也不能用行政的力量去发展宗教。努力做好宗教工作,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需要,一定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以上是2015年自学考试毛邓三考前模拟试题,以供考生备考使用,要想了解更多自学考试相关信息,请关注唯学网自学考试频道,小编会第一时间为大家更新最新信息。如有任何疑问也可登陆唯学网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