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现代生产力系统要素中的渗透性因素主要是( )
A.劳动对象
B.生产工具
C.自然科学
D.科学技术
22、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这两大基本派别是(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一元论和二元论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3、群众路线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 )
A.“一切为了群众”
B.“一切依靠群众”
C.“从群众中来”
D.“到群众中去”
24、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表明( )
A.实践是沟通主客体的桥梁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C.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25、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
A.惟一动力
B.最终动力
C.根本动力
D.直接动力
26、真相和假象的区别在于( )
A.真相是客观的,假象是主观的
B.真相是确定的,假象是不确定的
C.真相是稳定的,假象是变动不居的
D.真相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
27、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是( )
A.消灭等级制度,实现人人平等
B.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C.消灭贫富悬殊,实行平均主义
D.取消按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
28、金融寡头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通过( )
A.“参与制”来实现
B.“个人联合”来实现
C.资本输出来实现
D.工业资本与银行资本的融合来实现
29、 阶级产生的根本前提是( )
A.用暴力掠夺他人财产
B.用特权侵吞公共财产
C.由于生产力发展而出现剩余产品
D.由于产品分配不公而出现两极分化
30、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属于( )
A.不变资本
B.可变资本
C.流通资本
D.流动资本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有一组是全部属于意识形态性的,一组是全部属于非意识形态性的,它们分别是( )
A.自然科学、语言学、逻辑学
B.政治思想、逻辑学、哲学
C.法律思想、语言学、艺术
D.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宗教
32、 人类意识产生过程中经历的决定性环节有( )
A.从反应特性到刺激感应性
B.从刺激感应性到动物心理
C.从动物心理到人类意识
D.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33、 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有( )
A.工人在工厂织布
B.农民在田里插秧
C.科学家在实验室做试验
D.运动员在赛场比赛
34、 商业资本的作用是( )
A.有利于产业资本家提高经济效益
B.有利于节省流通资本
C.可以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
D.可以缩短流通时间
35、 19世纪欧洲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是指( )
A.英国的欧文
B.英国的斯密
C.法国的傅立叶
D.法国的圣西门
36、 劳动的旧式分工,在人类历史上突出表现为( )
A.工农分工
B.城乡分工
C.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分工
D.工商分工
37、 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取决于( )
A.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
B.生产资本的构成
C.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
D.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38、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并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这是因为( )
A.社会平均利润的总额与剩余价值总额相等
B.生产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相等
C.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是历史发展的结果
D.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39、 认识主体的属性有( )
A.自然性
B.能动性
C.社会历史性
D.对象性
40、 尽管历史上罗马教廷把哥白尼的“日心说”当作“异端邪说”加以打击,毁掉哥白尼的书,烧死布鲁诺,监禁伽利略,但这既不能改变地球绕太阳运转的规律,也不能阻止人们接受“日心说”。这一事例说明( )
A.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C.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
D.真理终究会战胜谬误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运动和静止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42、 简述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区别。
43、 简述资本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的含义以及二者同资本周转速度的关系。
44、 简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
45、 简述劳动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 试述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
47、试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的规律及其对我国 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意义。
以上为2016年自学考试马原概论模拟试题,以供考生参考,考生如需获得更多自学考试辅导资料,请关注唯学网自学考试栏目,小编会第一时间为你更新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