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在现有的福利项目之外,再提供一些福利措施或提高原有福利的标准,供员工自己选择。这是【 】
A.附加型弹性福利
B.福利“套餐”
C.核心加选择型弹性福利
D.弹性支用账户
27.企业文化受到当时当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影响的特征是指企业文化的【 】
A.时代性
B.稳定性
C.可塑性
D.实践性
28.企业文化能把个人的目标同化于组织的目标,使成员产生“认同感”、“归属感”。这主要体现了企业文化的【 】
A.导向功能
B.凝聚功能
C.约束功能
D.激励功能
29.张华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掌握了丰富的专业知识。这些知识存量被称为【 】
A.劳动力资源
B.人才资源
C.人力资本
D.人力资源
30.为获得和开发人力资源而需要的开支是指【 】
A.原始成本
B.重置成本
C.可控成本
D.间接成本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分为【 】
A.历史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B.现实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C.未来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D.过去流失人力资源预测
E.未来流失人力资源预测
32.心理测验的优点在于【 】
A.对胜任职务所需个性特点能够做最好地描述并测量
B.可进行推论和数量化分析
C.保证测试的特征与工作之间存在显著关系
D.对主试和评分者的要求不高
E.可直接观察并随时进行反馈
33.绩效考核的结果可作为下列哪些人力资源管理环节的工作依据【 】
A.绩效工资的发放
B.绩效反馈
C.教育培训
D.工资等级的晋升
E.解聘
34.在岗前培训中,由新员工所在部门提供的信息包括【 】
A.本部门的功能
B.工作职责
C.本部门特有的规定
D.本部门的环境
E.介绍本部门的同事
35.享受失业保险待遇须同时具备的条件是【 】
A.所在单位和本人按规定履行其缴费义务满1年
B.所在单位和本人按规定履行其缴费义务满2年
C.非本人愿意失业
D.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
E.失业者移居境外的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36.简述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
37.简述工作分析的意义。
38.简述设计薪酬体系的步骤。
39.简述培训计划的内容。
40.简述塑造企业英雄的作用。
41.简述人力资源成本的计量方法。
四、论述题(本题共15分。)
42.试述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的含义以及二者的区别。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共15分。)
43.案例:
内部招聘—防范“士气危机”
小张和小王同一天进入了心仪已久的某公司的质检部。进入了各自梦寐以求的企业,小张和小王都是兴奋不已,在正式工作后,他们总是干劲十足,工作满意度较高,而且也为公司解决了不少质检技术和管理上的难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一次供应商在傍晚时送来了一车货物,眼看就要下班了。质检组长意欲将其“免检”好早点下班,而小张和小王却坚持要抽样检查,结果抽样合格率很低,达到了公司退货的标准。看到这样的结果,组长惊出了一身冷汗,并连忙感谢小张和小王。为此,质检部也受到了公司领导的表扬。一年后,由于公司业务扩大,决定从企业内部招聘一名采购经理助理,质检部将小张和小王同时推荐上去。凭借二人对公司采购物品十分了解的优势和质检部经理的大力推荐,二人很快成为该岗位的热门人选。最后经过重重选拔,小张成功地成为该岗位的录用者,各方都对这次招聘表示满意。然而一个月后,小王却带着困惑离开了曾经心仪已久的公司,小张在新的岗位上也情绪低落,原来高涨的工作热情消逝得荡然无存。
看到这样的结果,无论是公司的董事长或总经理,还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人员都感到惋惜,毕竟人才难求。不过惋惜归惋惜,当务之急是应该从该事件中寻求困境的源头,避免这种结果的再次出现。
从全局看,此次困境的出现实际上是必然的结果,而非偶然的结果。问题:
(1)分析造成如此境况的原因有哪些?
(2)试分析防范此种“士气危机”的方法。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
【考点点击】本题在2007年下半年真题第一大题第1小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宏观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
【要点透析】宏观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力资源实施的管理。微观人力资源管理指的是特定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
2.【答案】D
【考点点击】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开发功能。
【要点透析】开发是指提高员工知识、技能以及能力等各方面的资质,实现人力资本保值增值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包括日常工作指导、技能知识培训等一系列活动,人力资源的开发功能正是体现在这些活动中。
3.【答案】C
【考点点击】本题在2009年下半年真题第一大题第2小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阶段。
【要点透析】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经历了初级阶段、人事管理阶段、人力资源管理阶段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阶段这四个阶段。其中,人力资源管理阶段的管理理念是以人为中心,强调工作应为人服务,并认为人是最大的资本和资源。因此,人们把人力资源管理的时代视为人性回归的时代。
4.【答案】C
5.【答案】B
【考点点击】本题在2006年下半年真题第一大题第5小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工作分析的结果。
【要点透析】工作分析的结果主要体现为职位说明书,一个完整的职位说明书通常包括两大部分内容,即工作说明书和工作规范。
6.【答案】A
【考点点击】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工作轮换的实质。
【要点透析】工作轮换就是在员工感到一种工作不再具有挑战性和激励性时,就把他们轮换到同一水平、技术要求相近的另一个岗位上去的方法,因而也称为交叉培训法。工作轮换的优点在于通过丰富员工工作的内容,减少员工的枯燥感,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员工自身的竞争力。很明显,甲公司采用了工作轮换的方法来提高工作效率。
7.【答案】D
【考点点击】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不同时期的人力资源规划的侧重点。
【要点透析】20世纪初,人力资源规划的关注点是生产工人,如何提高工人的生产效率是当时的热点问题;20世纪60年代,人力资源规划由于受科技的发展、组织的成长等因素的影响,把重点放在了人才的供求平衡上;进入20世纪80年代,人力资源规划强调管理接班人计划、人员精简计划、组织再造与兼并等方面,制定人力资源规划的方
法更加注重实效。
8.【答案】D
9.【答案】C
【考点点击】本题在2010年下半年真题第一大题第8小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德尔菲法的性质。
【要点透析】德尔菲法由美国兰德公司于20世纪50年代发明,又叫做专家评估法,是一种定性预测技术。该方法一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听取专家们,特别是人事专家对组织未来人力资源需求量的分析和评估,通过多次重复,最后达成一致意见。
10.【答案】D
【考点点击】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招募团队成员应具备的能力。
【要点透析】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是招募团队成员应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招募人员需要与劳动主管部门、广告媒体以及其他机构接触,他们必须能够清楚地表达企业对应聘者的要求。因此.表达能力必不可少。他们还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了解应聘者的潜在工作能力、个性等,所以招募人员还必须善于观察应聘者的言行(特别是形体语言),并做出客观的判断。
11.【答案】B
【考点点击】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企业人员招募的来源。
【要点透析】企业现有的雇员往往是企业最大的招募来源。因此,很多企业经常采取内部招募的方式来满足自身人力资源的需求。当企业运用内部补充机制时,通常要在内部张贴工作告示.这是吸引内部申请人最常用的方法,特别适用于非主管级别的职位。
12.【答案】B
13.【答案】A
【考点点击】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影响人才测
评功能的凶素。
【要点透析】预测功能是指通过对人才素质现有状态的鉴别评定,可以预知推测其发展的趋向以及在实际工作中可能表现出的绩效水平。这种预测的有效性取决于人才素质特征的稳定程度和测评工具的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