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邓小平的“三个面向”思想提出于20世纪( )
A.60年代
B.70年代
C.80年代
D.90年代
19、 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汇,第一次从汉到唐这段时间是佛教的传入,它是由哪个国家传入的?( )
A.印度
B.阿富汗
C.泰国
D.尼泊尔
20、 我国火药的发明大约在( )
A.明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21、 佛教的基本教义是( )
A.“二谛”法
B.“四谛”法
C.轮回法
D.十二因缘
22、 提出“创造一兼东西文明特质、欧亚民族天才之世界的新文明”之预言的是( )
A.孙中山
B.蔡元培
C.李大钊
D.章太炎
23、 颜真卿《元结墓碑》把“张维瑾”写作“张瑾”,是为了避父讳“维贞”。这种避讳属于( )
A.缺笔避讳
B.拆字避讳
C.删字避讳
D.改字避讳
24、 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重农抑商政策的时期是( )
A.西周
B.东周
C.秦朝
D.西汉
25、 我国古人观测天象的目的是( )
A.预测天气
B.研究天体运行
C.研究太阳
D.用天象的变化预卜人阅的祸福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 后期法家的主张有( )
A.以杀去杀
B.以乐去乐
C.以仁去仁
D.以刑去刑
E.以礼去礼
27、 下列属于文化事象的有
A.原始的巫术
B.生产领域中的行业禁忌
C.宫廷服饰以颜色和样式代表等级
D.文学上所说的建安风骨
E.中国戏曲的程式化动作
28、 下列有关西周宗法制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宗法制是中国古代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
B.与宗法制密切相关的是分封制
C.在宗教制度之下,政治关系与血缘关系合一
D.西周的土地名义上属于诸侯
E.宗法制使社会成员按照宗法的原则组织起来
29、 汉语的特点有( )
A.通过词的形态变化表示语法关系
B.借助于虚词和词序来表示词与词的语法关系
C.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而声调又是汉语构词的一种手段
D.一个音节对应于多个词(语素)
E.汉语的词在句子里没有表示语法关系的词形变化
30、 下列关于文化分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B.底层文化指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C.上层文化是以文字典籍为媒体的,而底层文化主要靠口头传承
D.上层文化中更多的是精华,底层文化中更多的是糟粕
E.上层文化是维护统治阶级地位的文化,在现代社会里应该遭到批判和抛弃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 知行合一
32、 汉字的基础构件
33、敬授民时
34、 法律制度
35、 文字狱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 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文化与众不同的特点是什么?
37、火药技术是如何发展和传播的?
38、 董仲舒的“三纲五常”,指的是什么?
39、 简述中国古代中农主义的基本国策。
40、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最集中的表现是什么?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 为什么说伦理道德是中国传统精神文化的核心?
42、试述两税法的作用。
以上是小编准备的2016年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考前测试题,以供各位考生备考使用,要想了解更多自学考试相关信息内容,请随时关注唯学网自学考试频道,小编会第一时间为大家更新跟进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