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唯学网 » 专业硕士 » 辅导专题

GCT逻辑考题的七种解题方法

来源:唯学网•教育培训(www.vixue.com)  【唯学网 • 中国教育电子商务平台】 加入收藏

九月渐渐的步入尾声,十月即将到来,这意味着2015年十月GCT联考也要到来了。为了帮助考生顺利完成最后的冲刺备考,提高GCT逻辑考题的做题效率。下面唯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七种逻辑解题方法,目的是使考生快速找到答案。

解题方法一:划线法

对于GCT逻辑考题,考生要学会抓住关键性信息,由于逻辑考题的阅读量较大,时间有限,所以不可能慢慢地阅读,而要在快速阅读中抓住关键信息,那么,什么样的信息是关键性信息?一句话,与题干中问题相关的信息就是关键性的,否则就是冗余的起干扰作用的信息。加快阅读的考试技巧是阅读时圈阅题眼。所谓“题眼”,就是关键的字词、语句。边阅读边给题眼做明显的标记,将大大提高做题的速度和准确性。具体做发法是,边读题边在题目上划出重点或将待处理的元素、条件都在读题过程中记在草稿纸上。

例题:可供收养的孩子数量比起想要收养的孩子数量要少得多。目前有200万对夫妇在排队等待收养孩子,但在1982年(我们最后所能查到的统计资料)只有大约5万个孩子被收养。

以下哪项陈述如果为真,则最能支持上述推论?

A. 想要收养孩子的夫妇的数目有相当程度的增长。

B. 寻求收养孩子的人们往往要通过中介机构进行长期的访问和调查。

C. 今年被领养孩子的数量比以往任何一年都要多。

D. 在一年中被收养孩子的数量基本上与同期可供被收养的孩子数量相等。

[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D

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涉及三个数量:想收养的孩子的数量、可供收养的孩子的数量、被收养的孩子的数量。在边读题的过程中边在题上划出来,以利于推理。

所谓支持,就是把待选的选项放入题干中,使结论成立的可能性增大的选项就是正确选项。题干的结论是可供收养的孩子的数量远小于想收养的家庭的数量,论据是被收养的孩子的数量=5万,想收养的孩子的数量=200万。由D项,被收养的孩子的数量=可供收养的孩子的数量,这样加上题干论据,就可以使“可供收养的孩子数量比起想要收养的孩子数量要少得多”这个推论成立。

解题方法二:排除法

通常,论证推理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难以排除,其他两个选项可能根本与问题目的无关,所以排除法是提高解题速度的关键。其实,逻辑出题人在编写选项时也往往非常困难,既要保证一个选项正确,又要使其他选项具有迷惑性,所以许多逻辑题的三个错误选项的出法往往是荒谬的,考生必须从大量训练中体会正确选项的模式,找出错误选项的特征。

排除法是做分析推理题目时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具体做法是把题目中所给的条件由简至繁逐一代入四个选项,把不符合条件或与题目中的条件相矛盾的选项排除,从而找出正确答案。大多数使用排除法解的题目,可通过排除法直接得到答案,也有少数题目还会剩下两个或三个选项无法排除,也即四个选项中除了正确选择之外还有另外的一个或两个容易混淆的选项,此时就要通过其他的方法,如推理或隐含条件推导等手段来把正确答案从剩下的两到三个选项中找出来。 在实际解题时,在排除法不复杂的情况下,尽可能使用排除法(排除法是让人感到最放心的方法),首先上来就先划掉绝对不可能的选项。

例题:关于确定商务谈判代表的人选, 甲、乙、丙三位公司老总的意见分别是:

甲:如果不选派李经理,那么不选派王经理。

乙:如果不选派王经理,那么选派李经理。

丙:要么选派李经理,要么选派王经理。

以下诸项中,同时满足甲、乙、丙三人意见的方案是?

A.选李经理,不选王经理。

B.选王经理,不选李经理。

C.两人都选派。

D.两人都不选派。

[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A。

用排除法解。选项A,没问题,都满足。选项B,与甲矛盾。选项C,与丙矛盾。选项D,与乙、丙都矛盾。

解题方法三:列表法

对一些综合推断型、匹配型和分析推理题,边读题,边把已知条件列在表上,并在表上进一步进行推理,可以较快地找到正确答案,有利于解题。

例题:曙光机械厂、华业机械厂、祥瑞机械厂都在新宁市辖区。它们既是同一工业局下属的兄弟厂,在市场上也是竞争对手。在市场需求的五种机械产品中,曙光机械厂擅长生产产品1、产品2和产品4,华业机械厂擅长生产产品2、产品3和产品5,祥瑞机械厂擅长生产产品3和产品5。如果两个厂生产同样的产品,一方面是规模不经济,另一方面是会产生恶性内部竞争。如果一个厂生产三种产品,在人力和设备上也有问题。为了发挥好地区经济合作的优势,工业局召集三个厂的领导对各自的生产产品作了协调,作出了满意的决策。

以下哪项最可能是这几个厂的产品选择方案?

A. 曙光机械厂生产产品1和产品5,华业机械厂只生产产品2。

B. 曙光机械厂生产产品1和产品2,华业机械厂生产产品3和产品5。

C. 华业机械厂生产产品2和产品3,祥瑞机械厂只生产产品4。

D.祥瑞机械厂生产产品3和产品5,华业机械厂只生产产品2。

[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D。

曙光擅长产品1、2、4;华业擅长2、3、5;祥瑞擅长3、5。由于1、4只有曙光擅长,故应安排曙光生产;又因为一个厂生产三种产品有问题,故产品2曙光不应生产,则只能有华业生产。这样用排除法可排除选项A、B、C,只有D符合。

解题方法四:画图法

对一些集合型题和分析推理中的图表题,有时需要划个示意图,有助于完成推理。

例题:所有爱斯基摩土著人都是穿黑衣服的;所有的北婆罗洲土著人都是穿白衣服的;没有穿白衣服又穿黑衣服的人;H是穿白衣服的。

基于以上事实,下列哪个判断必为真?

A.H是北婆罗洲土著人。

B.H不是爱斯基摩土著人。

C.H不是北婆罗洲土著人。

D.H是爱斯基摩土著人。

[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B。

因为“穿黑衣服”是“爱斯基摩土著人”的必要条件,H(穿白衣服)不具备此必要条件,所以H不是爱斯基摩土著人。选项A不妥,因为除了题干所讲的两种人以外,还可能有其他的人,H可能是其他种族的人中的穿白衣服的。C、D明显不符合要求。

解题方法五:假设反证法(归谬法)

当正确选项难于确定,错误选项又难以排除时,就应该运用假设反证法,特别是对一些综合推断型、真话假话型考题,用假设反证法非常有效。

具体的做法是,先假设某一备选项成立,然后代入题干,如果出现矛盾,说明该选项不成立,要排除掉;如果只剩一项不能导致矛盾,该选项就是正确答案。

例题:三位股评专家正在对三家上市公司明天的股价走势进行预测。甲说:“公司一的股价会有一些上升,但不能期望过高。”乙说:“公司二的股价可能下跌,除非公司一的股价上升超过5%。”丙说:“如果公司二的股价上升,公司三的股价也会上升。”三位股评专家果然厉害,一天后的事实表明他们的预言都对,而且公司三的股价跌了。

以下哪项叙述最可能是那一天股价变动的情况?

A. 公司一股价上升了9%,公司二股价上升了4%。

B. 公司一股价上升了7%,公司二股价下跌了3%。

C. 公司一股价上升了4%,公司二股价持平。

D. 公司一股价上升了5%,公司二股价上升了2%。

[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C。

若C 中叙述为真,甲的预言正确,因为公司一股价上升了4%,不算太高(与题干中说的5%比较)。乙说:“公司二的股价可能下跌,除非公司一的股价上升超过 5%,其意思是“若公司一的股价上升超过5%,公司二的股价不会下跌”。现在公司一只上升了4%,所以公司二的股价有下跌的可能。但是,“可能”的意思不是“肯定”、“必然”,其结果“公司二股价持平”是与乙的预计不矛盾的。选A、D都不对。可以用反证法。若A、D对,则公司二股价上升了;考虑到丙说的话也对,可以得出公司三的股价也应该上升。这与题干中的假设矛盾。选B不对,因为它与同丙说的矛盾。

解题方法六:抽象思维法

抽象思维是做逻辑的基本方法,逻辑推理是排斥形象思维的,如果在做题时想象段落所描述的形象,而不能迅速抽象出题干的逻辑推理关系,这是做逻辑之大忌。应该说快速阅读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是逻辑考试成功的两大关键能力。

对问题的抽象指的是把文字叙述转化为形式化的表达,也就是用一些符号、字母来表达事物间的联系,具体地说,逻辑试题内容涉及的自然或社会科学的专门知识并不影响解题,可以对题目的专有名词或有关命题用A或B等符号抽象出来即可,而不用去探究其内容的正确性,只要推理合乎逻辑就对。加快思考的考试技巧是用适当的符号或关键词去表示相应的命题、推理或论证,由于符号和关键词非常简短,可以大大节省时间,加快解题速度。

例题:以下是一个西方经济学家陈述的观点:一个国家如果能有效率地运作经济,就一定能创造财富而变得富有;而这样的一个国家想保持政治稳定,它所创造的财富必须得到公正的分配;而财富的公正分配将结束经济风险;但是,风险的存在正是经济有效率运作的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

从这个经济学家的上述观点,可以得出以下哪项结论?

A. 一个国家政治上的稳定和经济上的富有不可能并存。

B. 一个国家政治上的稳定和经济上的有效率运作不可能并存。

C. 一个富有国家的经济运作一定是有效率的。

D. 在一个经济运作无效率的国家中,财富一定得到了公正的分配。

[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B。

在做逻辑题时,关键是要用抽象思维,切忌用形象思维,比如对本题,如果你边读题边想象国家的效率、富有、稳定、公正、风险等形象,要再从中找出正确答案那是及其费劲的,正确的做法是边读题,边在草稿纸上抽象出推理关系,然后对这些推理关系进行分析即可迅速找到答案。

经过对题干的缩写,段落的观点可整理为:

(1)有效率→富有

(2)稳定→公正

(3)公正→无风险

(4)无风险→无效率

由(2)、(3)和(4)可推出:如果“稳定”,则“无效率”。这正是B项所断定的。

解题方法七:填位法

填位法主要运用在分析推理的排列和分组两个方面。在排列中某个位置上的元素不确定,但必为某两个,或某三个元素之一时,并把这三个元素用“/”(“或者”符号)隔开,并将他们填入这个位置,然后再去考虑其他的位置。

以上是2015年GCT逻辑考题的七种解题方法,以供大家备考使用,考生如若获知其他关于教育考试的所有相关信息,请密切关注唯学网,唯学网小编会在第一时间为考生发布相关教育考试的报道。

0% (0)
0% (10)
已有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