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同等学力申硕考试将于五月份的最后一周举行,目前,报名时间还未确定,请考生们在备考的同时也要注意报名时间的公布,以便及早报名。下面是唯学网小编为考生们准备的同等学力硕士新闻综合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以供考生们备考使用。
一、 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
1、约翰·弥尔顿
2、“客里空”
3、拒检运动
4、《新青年》
5、现场直播
6、新闻本源
7、解释性消息
8、社会责任论
9、黄孩子
10、多媒体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新闻真实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马克斯、恩格斯的新闻伦理思想主要有哪些?
3、采访提问类型主要有哪两种?各自有什么特点?
4、新闻语言的特点和要求是什么?
三、分析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报纸活动的特点及业务改进。
2、试述资本主义新闻自由与社会主义新闻自由的区别。
四、实务操作题(30分)
根据下面所附的新闻事实材料,为报纸改写一条消息(12分,字数:800字左右);并为消息制作一则复合式标题(5分);根据所提供的新闻事实材料,撰写一篇时评(13分,其中标题3分,评论正文10分;字数:600字左右)。
200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建立相应的制度。这个具有示范性的举措,就是要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让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事业;就是要培养大批优秀的教师;就是要提倡教育家办学,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终身做教育工作者。
目前,教育部直属有六所师范大学:分别是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原西南师范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按照师范生免费教育的这一新政策,今后考入这6所大学的师范大学生,不用再交钱读书。
目前,除教育部这6家直属师范大学之外,全国还有90余家招收师范生的院校。
师范生受免费教育毕业后要到农村服务三年。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后,学校在录取学生上将有所变化。“以前录取只要成绩够了,直接在网上就能录取。从今年下学期招录新生开始,按照国家要求,达到录取分数线以后,还要增加一个面试内容,面试要对学生具备不具备老师的素养等标准进行考核,具不具有启迪智慧的能力,如果面试不合格也不能录取。”盛书记还特别强调,当老师第一个就是必须要有爱心。“如果不符合要求,也不能录取。入学后,学生可以自愿选择是否参加免费师范教育,不选择的话也可。如果选择免费师范教育,需要学校与学生签约,内容是需要学生在毕业后到农村学校服务三年,三年后可以再作选择。” 此外,对于报考非师范专业的学生,给他们预留一年的时间,在这一年内,如果他们也想享受免费师范教育,可以调换专业。总之,设计的制度是非常人性化的。
国家每年每生均补助学费、住宿费,补助的生活费约1万元钱,这次参加示范的6所高校本届新生大约有1.1万人,国家约需拿出5亿元来作为财政补贴。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约翰·弥尔顿:英国伟大的诗人、资产阶级革命家和政治家,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写了大量的政论和小册子。1644年,因非法写作与发行小册子遭到了国会出版检查委员会的审讯,他向法庭递交了他的著名申辩书,《论出版自由》。第一次在人类历史上明确提出了出版自由的口号闻事件的直播,可以增强报道的可信性,强化节目效果。一般用于反映空间范围有限、事先可以预知的活动,如国家节日庆典。
6、新闻本源:新闻报道的基础和客观依据,马克思新闻本源观认为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事实在前,新闻在后,事实是新闻的本源和基础,新闻是对事实的反映和报道。
7、解释性消息:较多运用背景材料、侧重于说明新闻事实的来龙去脉的报道形式。特别重视新闻要素中的why和how,注意结合最新事实提供充分的背景材料或其他比较可靠的材料,引导受众透过现象看本质,准确理解主要新闻事实内在的深层含义,它对周围事物的影响,以及可能的发展趋向等。
8、社会责任论:20世纪40年代适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需要提出的资产阶级新闻理论。它强调新闻自由伴随着义务和责任,对于积极的自由而言是消极的自由。公众的自由高于媒介的自由,主张政府对媒介进行干预,“社会责任论”在调节政府,媒介和公众关系方面产生一些效 果。但由于媒介私人占有的性质没有改变,因此不可避免地与现实脱节。
9、黄孩子:起于《纽约世界报》星期日刊的著名漫画专栏,主人公“黄孩子”经常着又大又长的黄衣服,东游西逛,发表观感,借以评论纽约新近发生的实践。由于漫画多以当时社会新闻为主题,而且趣味盎然,故黄孩子家喻户晓。《纽约新闻报》为竞争将星期日刊所有人马买走,包括黄孩子的作者奥特考特,而普利策聘请拉克斯继续主持专栏,为此引发了“黄孩子双胞胎案件”。在争夺黄孩子的过程中其风行一时,使其成为两抱的象征。加上两报充满刺激性新闻,于是人们将这种新闻和黄孩子漫画联系起来,称其为“黄色新闻”。
10、多媒体:使电脑成为一种可以作用于人的各种感知能力的媒体,它集合了多种媒体表现形式,如文字,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来传递信息,通过伏特传递信息的数字媒体是多媒体 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