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同等学力申硕已经步入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在最后的这段时间内,考生们可以多做一些练习题,一来可以帮助考生巩固前期的复习,二来还可以查漏补缺。下面是唯学网小编准备的同等学力财政学简述题及答案,以供考生们备考使用。
论述题
1、如何认识和调整我国目前的财政支出结构
(1)判断一国财政支出结构是否合理的标准。
判断一国财政支出结构是否合理的标准,至少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该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在该阶段政府所追求的主要经济政策目标,二是财政支出各项目间的相对增长速度。
(2)我国目前财政支出结构不尽合理。
具体而言:第一,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增长无疑是政府追求的主要经济政策目标,而从财政支出角度看,实现可持续经济增长的主要财政政策工具是财政投资。可是,十余年来,财政投资的规模虽然增加了,但所占比重在不断下降,这种趋势必将抑制经济的快速增长。第二,在财政支出总额中,消费性支出比重过大,而且增长速度大大超过生产性支出的增长速度。
(3)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基本思路。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基本思路是:一方面,按照社会公共需要的先后次序,合理界定财政支出的范围;另一方面,根据当前的经济政策目标,在增量支出中逐步调整和理顺生产性支出与消费性支出的比例关系。
在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的过程中,在适当提高财政投资支出比重的同时,重点应放在控制消费性支出过快增长的主要措施是在明确政府职能的前提下,精简机构,控制行政机关人员,削减消费性支出。
2.简述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内容
分级预算体制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预算体制。它的主要特征在于规范化和法制化,长期相对稳定,地方预算构成名副其实的一级预算主体。
分级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内容可归纳为以下几个要点:
①一级政权,一级预算主体。各级预算相对独立,自求平衡。
②明确各级政府的事权、财权范围。
③分税制。即在收入划分比例上,中央预算居主导地位,保证中央调控权和力度;在税收划分上,或按税种划分,或按税率划分,或实行分成制或共享制。
④预算调节(转移支付)制。有纵向和横向两种形式。
⑤体制相对稳定。只是集权与分权关系及其相应的调节方法会有经常调整。
3.如何理解财政收支平衡
财政平衡是指国家预算收支在量上的对比关系。这种收支对比关系不外是三种结果:一是收大于支有结余;一种是支大于收有逆差,即赤字;三是收支相等。
对财政平衡不能做绝对的理解。
第一,在实际生活中,略有节余应属基本平衡,略有赤字也应视为基本平衡,二者都是财政平衡的表现形式,因而财政平衡追求的目标是基本平衡或大体平衡;
第二,研究财政平衡要有动态平衡的观点,不能局限于静态平衡;
第三,研究财政平衡还要有全局的观点,不能就财政平衡论财政平衡;
第四,财政收支平衡可以从中央预算平衡和地方预算平衡分别考察。
4.如何积极稳妥地推行费税改革
推行费税改革应做到:
(1)费税改革必须与规范“费”同时并举。税收和收费是财政收入的两种形式,是不能互相替代的。在深化税制改革的同时,必须整顿收费秩序,建立规范的收费制度。
(2)费税改革应从中央做起。收费主要是地方财政的收入来源,而中央财政收入中收费理应是少量的,但目前我国中央各部门却存在大量收费项目,而且非规范的收费最初也是由中央各部门兴起的。从这个角度看,首先应将中央各部门的收费项目纳入费税改革中。
(3)先理清,后规范,分步纳入国家预算。当务之急是摸清各级政府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数额,区分出符合规定且合理的收费和不符合规定且不合理的收费,坚决取缔不符合规定且不合理的收费。
5.简述划分收支的基本依据
(1)社会公共需要的层次性。
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从支出角度分析,按受益范围为标准区分的层次性,另一方面则是为满足公共需要提供收入来源的层次性。从中央和地方收支运行的结果看总是对称的,只有收支对称才能维持财政收支的平衡。从这个意义说,收入划分受支出划分的制约,也就是受公共需要受益范围的制约。但是,由于各地方支出需要和收入能力是不对称的,需要靠中央转移支付来调节这种不对称,所以划分收入需要遵循另外的标准。
(2)集权与分权的关系。
公共需要的层次性作为划分收支的标准,是市场经济国家分级预算体制的一般标准,通用于所有市场经济国家。但各国的收支划分是不同的,有的差别很大,主要取决于各国的政治体制和本国的国情决定的集权与分权的关系。所以,集权与分权关系也是划分收支的基本标准之一。
以上是小编准备的2015年同等学力财政学简述题及答案,以供考生备考使用。考生如果想获得更多同等学力相关资讯,如在同等学力申硕报名时间、考试时间以及报考条件、相关知识,敬请关注唯学网,小编会在第一时间作出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