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唯学网 » 亲子教育 » 育儿指导专题 »

宝宝也有底线,家长朋友应注意!

宝宝也有底线,家长朋友应注意!

唯学网 • 教育培训

2016-12-8 14:50

亲子教育

唯学网 • 中国教育电子商务平台

加入收藏

别看宝宝才2、3岁,但他们在外人面前的自尊心表现的依然很强烈。仔细观察,他们会懂得在外人面前嘴甜、表现得体,会对妈妈爸爸的指责而愤怒不已。他有这样的表现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你让他丢了面子,失了自尊心。粗心的家长们,快来看看宝宝们不可触碰的六个底线。

底线一:丢人的毛病

幼儿往往对尿床之类的“毛病”十分敏感,他们会觉得这些缺点会让自己在同伴面前“丢面子”。所以无论是爸爸妈妈,还是幼儿园老师,都不应在小伙伴们面前当众指出孩子的这个毛病,更不能嘲笑、挖苦。

底线二:心理疾病

对于自己正罹患或曾经患过诸如孤独症、抑郁症、多动症等与心理有关的疾病,幼儿往往会很敏感。如果大人们经常挂在嘴边,自然不利于孩子的康复。即便疾病痊愈,但当着孩子的面提及也是在揭孩子的短处,同样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

底线三:曾经的过失

一些在大人眼中看来微不足道的“曾经的过失”,也会使得孩子长期耿耿于怀,只要有人提起,他们便会有“被揭伤疤”之痛。这些“曾经的过失”可能仅仅是:一次比赛得了最后一名,某次表演砸了锅等等。

底线四:被体罚的经历

被打、被骂、被罚站等体罚往往是孩子“不愿提及”的痛苦经历,因为不仅皮肉受了苦,心灵也可能受到创伤。即使孩子目前已经不再遭到体罚,但在旁人面前常常提及过去的“受辱史”,仍然会使他陷入极度尴尬的地步。

底线五:身体上的残疾

如平足、色盲、矮小、过胖、过瘦、眼小、脸丑等生理或身体上的缺陷,尽管是“明摆”着的,但如果大人时不时提及也会使孩子失意。即便说的是很久之前的事,如出生时瘦得皮包骨或样子像难看的“小老头”,也会让孩子不快。

底线六:保存的“私房钱”

尽管幼儿并不爱钱,也不懂得理财,但如果家长经常对孩子保存的“私房钱”做“结算”,甚至占为己有,孩子也会感到自己的隐私没有受到大人的尊重和保护。

加拿大人普遍认为,尊重和保护幼儿的“隐私”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尊重和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日常生活中,大人在孩子面前的一言一行都须经过大脑“过滤”,切莫在信口开河中无意间就“揭”了孩子的“隐私”,使得孩子自尊大失,从而对他的心理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以上就是全部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亲子教育相关信息,请您关注唯学网。唯学网是一个大型的教育培训平台,各种类型的教育资讯应有尽有,是您独一无二的选择。

0% (0)
0% (10)
已有条评论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