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唯学网 » 亲子教育 » 亲子教育教育新闻

亲子教育:“爸爸去哪儿”教大家如何进行亲子交流

来源:唯学网•教育培训(www.vixue.com)  【唯学网 • 中国教育电子商务平台】 加入收藏

“爸爸去哪儿”这一节目中,林志颖与小Kimi之间的互动告诉了大家一些很棒的亲子教育交流方式,即引导的亲子交流方式。在日常亲子教育中,许多家庭的亲子谈话大多是大人一直在做主导。其实孩子真没听进去多少东西,几乎都是家长在自说自话而已。

林志颖&小Kimi:引导的亲子交流方式

镜头一:小Kimi被突然响起的闹钟吓哭,林爸爸马上回房间哄孩子,“惩罚”了闯祸的闹钟后告诉Kimi闹钟会响的原因,成功让Kimi和闹钟成为了“好朋友”。在第一期节目中,林爸爸也成功让Kimi把死掉的大蜘蛛当成玩具,玩得不亦乐乎。

镜头二:Kimi嫌累不愿意走路求抱抱,林爸爸铁面无私不允许,一边拿“村长”当挡箭牌,另一方面不停指着“蝴蝶”、“直升机”等转移Kimi注意力,最后成功让Kimi走到目的地。

镜头三:石头去找锅后,林爸爸让Kimi向阿姨打听石头哥哥下落,Kimi不敢和阿姨说话,被林爸爸用“开车”诱惑,成功和阿姨“搭讪”。

林爸爸和儿子的沟通方式秉承了台湾更注重亲子交流和精细的教育观。林志颖每次和儿子说话都会蹲下身子平视孩子,让自己处在一个和孩子平等的谈话地位。在引导上,林志颖也是一位高手,几乎每次和Kimi的沟通都是成功的:让Kimi交出深爱的小黄、让Kimi接受最破的3号房、让Kimi和可怕的蜘蛛闹钟成为朋友……当观众看到4岁不到的Kimi乖乖听话把打碎的鸡蛋擦干净时,在感叹这孩子的懂事的同时,不得不佩服林爸爸强大的沟通和教育能力。

想要达到和孩子良好的亲子交流效果,家长不妨让孩子掌握谈话的主动权。若孩子是谈话的主导人,家长一定会收到一堆“是或不是”的问题。家长不一定要对这些问题作出正确回答,可以通过引导让孩子自己找出答案。

在引导孩子提问的同时,家长也可以用提问的方式,给予孩子“选择权”。许多家长一味布置好任务要求孩子完成,孩子无法拒绝,自然会产生反抗的心理。可以先和孩子分析做这件事情的好处和坏处,再询问他这样做“好不好?”这样孩子的接受度会高很多。

这样的亲子交流方式,能让家长缓解和孩子交流的构词压力,同时也能让家长你了解到孩子的成熟度,掌握他们已经学到了哪种类型的事情。这些都有助于家长将来在向孩子解释其他事情的时候使用最恰当的词语。而且提问式的沟通有更好的学习效果,这让孩子学习得更多他感兴趣的事物,而不是家长认为他感兴趣的事物。

唯学网是一个大型的教育考试培训平台,各种不同形式的教育资讯内容与考试信息尽在其中。要想了解更多亲子教育相关信息内容请随时关注唯学网婴幼儿教育栏目亲子教育培训频道,小编会第一时间为大家更新跟进最新信息。如有任何疑问也可在线留言,小编会为您在第一时间解答!

0% (0)
0% (10)
已有条评论
新闻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