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之识别孩子错误目的的线索,是由唯学网亲子教育栏目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希望对大家育儿方面有所指导。为什么识别出孩子的错误目的很重要呢?因为了解孩子的错误目的和错误观念有助于家长采取最有效的行动,来帮助孩子达到他们的真正目的。
要识别孩子行为目的背后的错误观念及其错误目的绝非易事,因为孩子可能以同样的行为来达到四个错误目的中的任何一个。
例如,孩子可能以不做家庭作业来获取关注(“嘿,看看我,你看我”),来显示权力(“你制服不了我”),来寻求报复(“你觉得我的成绩比我更重要,这让我很伤心,所以我也要让你伤心”),来表示自己无能为力的感觉(“我真的不会”)。理解孩子的目的非常重要,因为对于不同的目的,有效的干预和鼓励方式是不一样的。
请注意“鼓励”这个词。这很重要,因为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就是一个丧失了信心的孩子。这种信心的丧失来自于其失望的信念,以及没有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这种信念是以事实为依据,还是以孩子的感受为依据并不重要。孩子们的行为是以自己认为真实的东西为基础,而不是以事实为基础的。
有两条线索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孩子的错误目的。
第一条线索
大人对孩子行为的情感反应。初看起来这好像很奇怪。你可能会疑惑自己的感觉怎么就能让你知道孩子的错误目的。如果你留心体会自己的感觉,就会发现其中的奥秘。
当面对四种错误目的的行为时,大人体验到的最初感觉如下(请参照“错误目的表”中第二列):如果你的感受是恼怒、着急、内疚或烦恼,孩子的目的很可能是寻求过度关注。如果你觉得受到了威胁(你也和孩子一样想要主导一切)、受到了挑战、被激怒或被击败了,孩子的目的很可能是寻求权力。如果你以权力回应,就会陷入权力之争。如果你感觉受到了伤害(你那么努力地想做个好父母或者好老师,这孩子怎么能这么对你?)、感到失望、难以置信或者憎恶,孩子的目的很可能是报复。如果你觉得很无能为力(我到底怎样才能走进这孩子的内心,帮孩子鼓起劲头来啊?)、绝望、无望或无助,孩子的目的很可能是自暴自弃。如果任由自己的感觉支配你,你也就和孩子一样会放弃。
当被问到对孩子行为的情感反应时,很多成年人的回答都是愤怒和沮丧,这两种情绪都是对最初感觉的第二回应。这是有原因的。受到了威胁、伤害或感到无能为力,都会让人有非常无助的感觉,以致于我们会很快用愤怒作为第二回应把它们掩盖起来。愤怒至少让我们有一种虚假的力量感——我们可以做些事情,尽管这个“事情”只是怒吼、咆哮或者对孩子的猛烈攻击。沮丧和愤怒都是对造成了我们的最初感觉的无法控制的局势的第二回应。如果你用愤怒来掩盖自己最初的感觉,而不是去理解孩子的感受,你很可能会陷入报复循环之中。
第二条线索
当你要求孩子停止其行为时,孩子的反应。
寻求过度关注:孩子会停下来一会儿,但通常不久就重新开始原来的行为,或能够引起你的关注的其他行为。
寻求权力:孩子继续其不良行为,并且可能对你的要求进行言语顶撞,或者消极抵抗。这通常会升级为你和孩子之间的权力之争。
报复:孩子以一些破坏性的行为或伤害你的话来反击你。这常常会升级为你和孩子之间的报复循环。
自暴自弃:孩子往往很消极,希望你快点放弃努力,别再打扰他。有时候,这样的孩子会把这种感觉“以行动表达出来”(或许会成为经常在班上闹笑话的人)来掩盖他们在学业上的不胜任感。
这些线索能帮助我们“解码”,让我们知道孩子的行为真正想要说的是什么。即使我们知道了这些线索,事情仍然没有那么容易。因为当我们面对一个做出不良行为的孩子时,我们太容易以愤怒和沮丧的第二反应来回应(这很正常),而不是停下来想一想:这孩子到底想要告诉我什么呢?
一旦大人真正懂得了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他们就会乐意去想办法鼓励孩子。鼓励是改变孩子行为最有效的方法。一个受到鼓舞的孩子不需要行为不当。
重复一下:一个受到鼓舞的孩子不需要行为不当。这是父母和老师们最难以理解的一个概念。我们太习惯于用惩罚、说教以及其他形式的责难、羞辱和痛苦来促使孩子做得更好了。
鼓励并不像很多人相信的那样,是对不良行为的奖励。不是的。鼓励会消除孩子对不良行为的需要。
唯学网是一家集教育资讯发布与院校教学管理系统于一体的多功能开放式综合教育服务平台,教育领域涵盖婴幼儿教育等十一个大类及上百个子类。因此考生如若获知关于亲子教育的任何资讯如亲子交流、育儿指导等,可随时关注唯学网亲子教育培训栏目,如有任何疑问也可在线留言,小编会为您在第一时间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