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唯学网 » 亲子教育 » 儿童心理专题

家长必读:教你如何正确的爱护孩子

来源:唯学网•教育培训(www.vixue.com)  【唯学网 • 中国教育电子商务平台】 加入收藏

父母的爱是无私的,我想这个世界上,最无条件爱我的人就是我的父母了,无论我们多么淘气,无论我们给父母添了很多麻烦,父母都依然爱我们。但是呢!父母对孩子的爱需要有原则,不可以把爱变成溺爱。以下是唯学网亲子教育频道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如何正确的爱护孩子的详细内容。

亲子教育:教你如何正确的爱护孩子

亲子教育:教你如何正确的爱护孩子

周末,我带孩子去超市,看见一个小男孩在缠着母亲哭闹,仔细一听,是母亲不允许孩子乱买零食,这位母亲一怒之下冲孩子嚷嚷:“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啊?你再不听话,妈妈就不喜欢你了!”男孩的哭声并没有就此停住,反而哭得更大声。

母亲终于气急败坏地发了狠话:“你还哭,你再哭妈妈就不要你了!你自个儿在这里哭吧!我不管你了,我走了”,母亲果真转身而去,小男孩发了疯一样猛地追上去,紧紧地抱住母亲的大腿,一边声嘶力竭地喊道:“妈妈!”,一边继续哭得痛彻心扉。母亲拍了一下孩子的脑袋“别哭了,赶紧走。”

“你再这么不听话,妈妈就不喜欢你了!”

“你再这么调皮捣蛋,妈妈就把你送人了!”

“你再不好好学习,妈妈就不要你了!”

我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对孩子说出类似的话语,也许我们的初衷是好的:希望孩子听话,不调皮捣蛋、好好学习;但是,我们采取了错误的方式:用“母亲爱”作为威胁工具和惩罚手段!

亲子教育:教你如何正确的爱护孩子

亲子教育:教你如何正确的爱护孩子

对于孩子来讲,言下之意就是:如果我没有达到母亲的要求,那么,母亲——这个我最亲近、最信赖、最喜欢、我作为全部依靠的人,就不再爱我了!我将失去母亲的爱,甚至失去母亲!

当孩子听到这样有口无心的话,他会感到非常恐惧,他会担心,他会失去“安全感”,在此后的日子里,他会不断地反复试探和验证“妈妈是否爱我”,如果我怎么样,妈妈是不是就不爱我了?这些话就像刺向孩子的一把利剑,伤人又伤心。

“爱,是无条件的接纳,并着眼于光明处。”所谓无条件的接纳,就是无论孩子是什么样子,不管孩子身上有多少优点或者缺点,父母都要接受并鼓励孩子。

然而,实际情况是,我们只接纳了孩子表现好的一方面,或者说,只接纳孩子满足我们要求的那一面。我们希望孩子学习好,如果孩子学习好,我就接纳;我们希望孩子活泼,如果孩子活泼,我就接纳……反之,我们就很难心平气和地坦然接受。

这样的爱不是真爱,是“有条件的爱”,条件就是:只有当孩子达到我们的标准时,妈妈才爱你;不然,我们就发狠话“妈妈不再爱你了!”、“妈妈不要你了!”

杰尔任斯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她,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不懂得爱学生的人,不配当老师,不配进入教育的圣殿。”“孩子最喜欢爱他的人,也只有爱才能培养他,当孩子看到并感觉到父母对自己的爱的时候,他会努力听话,不惹父母生气。”

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该始终如一,而且要让孩子明白,父母对他的爱是不变的,不管他有哪些缺点,不管他做了什么事,不管他犯了什么错误,爸爸妈妈都会永远爱他。这样无条件的爱会带给孩子一种坚实的“安全感”。

6岁前,“安全感”对于孩子来说很重要,安全感是一个人心里健康的基础,是自信和信任他人的基础,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常常感到孤独、受冷落、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容易逃避问题、嫉妒别人等。所以,不要让孩子感觉到犯错之后就失去了父母的爱,要让孩子知道,即便你没有达到父母标准,我们依然爱你,这种爱是无条件的,但,有原则。

亲子教育:教你如何正确的爱护孩子

亲子教育:教你如何正确的爱护孩子

如何才算“有原则的爱”?

比如:孩子吐口水,说脏话、偷东西、攻击他人、伤害他人、不遵守社会秩序、无节制地提出物质要求等等,对于孩子的这些不良行为和不合理要求,家长确实不能纵容,这就是原则。如果听之任之,或者助纣为虐,那就变成“无原则的溺爱”。

当孩子做错事,犯错误时,我们依然爱孩子,但是,我们不能纵容,应该耐心地引导和帮助改正。语言的警告可以说:“妈妈不喜欢你这样做”,而不要说“妈妈不喜欢你”,也就是,要就事论事,对孩子可以不爱他的某些行为,但是,不可以不爱他这个人。

至于“惩罚”的方式,并不是收回“妈地爱”,可以换成:事先与孩子做好约定,并让孩子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比如:如果你不能严格遵守约定,那么,下次一个东西也不买。

假如孩子这次不遵守,下次也不执行,怎么办?那是怎样坚持原则的问题,家长的态度要温柔,但是立场要坚定,“狠”就要狠到位,要是孩子一哭一闹一撒泼你就妥协,在关键时候心慈手软,当然不行。

无论你多么淘气,无论你把家里弄得多么乱,无论你给母亲添了多少麻烦,无论母亲多么生气……母亲都会永远爱你,母亲的怀抱永远是你温馨的港湾,这就是“无条件”的爱!

但是,有些不可以做的事情,还是不可以做,母亲依然会制止你、规劝你,母亲不喜欢你这样做,母亲希望你改正,这就是“有原则”。每一个“我爱你”之后的转折“可是”,都是在提醒孩子对你这样做会引起什么后果,你要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你要为自己的错误和过失承担后果,你要尽可能想办法恢复或弥补,这就是“有原则”。

以上内容是关于教你如何正确的爱护孩子的介绍,如若获知更多关于亲子教育的资讯,请随时关注亲子教育栏目,小编会为您在第一时间做出相关报道。


0% (0)
0% (10)
已有条评论
新闻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