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婴幼儿教育领域日趋市场化的大背景下,人们开始注重孩子的学前教育问题了。通过学前教育,家长可以帮助孩子们开发智力,培养性格,从小就养成阅读兴趣等一些好习惯。下面是唯学网小编根据学前教育信息为大家分享一下老师的教育心得,内容如下:
一颗童心,可以使我们拉进与学前教育时期的孩子们的距离,容易与他们交流,因此也更容易了解他们。把自己当成孩子,用孩子们的语言教育他们,他们才会听懂,才会明白。比如在讲故事的时候,要富有感情色彩,而且还要带着丰富的表情和肢体动作,这样孩子们会津津有味的听着,而且为了听清楚故事,还会自觉的安静下来,如果其中有说话的小朋友,打扰了听讲,其他小朋友还会维持秩序。在讲故事的时候还要注意观察小朋友的表情,注意倾听他们的提问,要及时解决问题,还要适时提出问题,引导他们思考。这不仅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会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学前教育还应当是充满爱的教育,要拥有一颗爱心。要热爱儿童,尊重儿童,不论是听话的孩子,还是调皮捣蛋的孩子,对他们都要一视同仁,不歧视,不虐待每个孩子。
不是只有顺从他们,疼爱他们才是好的教育,好的教育要恩威并施。该睡觉就必须睡,该玩就玩,这也是培养他们的社会意识和集体意识。在家为什么很难培养孩子的纪律性,原因在于孩子是家庭的中心,爸妈的疼爱和爷爷奶奶的溺爱,使他们形成了自我中心、我行我素的习惯,当长辈意识到的时候,孩子已经很难改掉了。这就需要老师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来帮助他们克服自身的种种缺点,成为适应社会生活的孩子。
要说信心,就是教师要自信,要相信自己能够教好。所谓耐心,就是当你屡次教育孩子,他们都不知悔改时,继续想尽办法,说服教育或者变换方式教育。犯错---改正---再犯错---再改正,孩子们就是在这个圈圈里不断的进步着,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要心急,本来就很小的年龄,正是调皮捣蛋的时候,只要他们每天进步一点点,积累下来,就会有质的飞跃。而在学习上,更要注意到孩子们的学习差异、年龄特点以及所处的关键期,因材施教,不要把大人的接受能力应用在幼儿身上。对待他们更应当耐心,多等等,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最后就是责任心了,教育是项良心活,教多教少在老师,怎样教,教什么也在老师,真正懂得学前教育的老师,会用各种有趣的游戏或故事吸引孩子,并在其中懂得一些道理,掌握一些知识。孩子们可以在玩的过程中学到东西,快乐中学习,这岂不是一举两得吗?而不懂得幼儿教育的老师,在教学方法方面也许会差一些,但必须要有一颗责任心,对幼儿负责,对教育负责。
唯学网是一个大型的教育考试培训平台,各种不同形式的教育资讯内容与考试信息尽在其中。要想了解更多学前教育相关信息内容请随时关注唯学网婴幼儿教育栏目学前教育培训频道,如学前教育资讯,学前教育教师心得等,小编都会第一时间为大家更新跟进最新信息。如有任何疑问也可在线留言,小编会为您在第一时间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