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都非常注重孩子的学习能力、学习成绩,却往往忽视了儿童心理问题。有自信心的孩子一定会成功,缺乏自信心的孩子遇到困难就会畏手畏脚的很难取得成功。所以家长应该重视孩子的心理问题。那么,缺乏自信心的孩子一般会有哪些表现呢?
缺乏自信心的表现如下:
1、依恋父母,用较长的时间才能适应新的环境,惧怕陌生人。
2、上课时不敢或很少发言,不敢在集体面前讲话。回答问题时手足无措,声音轻。
3、不敢主动要求参加集体活动或其他小朋友的游戏。
4、对自己的活动结果或过程缺乏自信心,经常要求成人的肯定,“老师我做得对吗?”“老师是不是这样?”
5、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害怕与别人相比,特别是被别人笑话。
6、不敢主动地与小朋友交往,常常畏缩,退避,独处或独自游戏。
7、缺乏主见,总是跟在能力强的小朋友后面,听从他人的安排。
8、遇到问题,常常害怕、退缩、回避,容易放弃,而不能努力解决。
9、害怕尝试新事物、新活动,在活动时总是选择那些比较容易的活动,而逃避那些可能有一定难度的或有挑战性的新活动。
10、在必须完成一件未曾做的或看起来有一定难度的活动时,常常先说:“老师我不会的。”,“老师帮帮我”。
根据相关理论显示,自信心是在3-6岁形成,7-12岁沉淀下来的。在这个阶段,如果能够提供给孩子充分自我表现的环境,并教给孩子掌握适当的技巧,孩子是完全可以发展良好的自信心的。
一位学者说过:自信是能力的催化剂,信心能把人的一切潜能调动起来并将身体各部分的功能调整到最佳状态。自信心需要培养,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发扬优点,以己之长,克己之短的方法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以上内容是关于孩子自信心不足有哪些具体表现的介绍,更多儿童心理学教育相关信息请关注唯学网婴幼儿教育栏目学前教育频道,小编会第一时间为大家更新跟进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