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赶考,分乡试、会试、殿试。一个“赶”字,凸显了追逐功名之艰辛。今人应考,从入幼儿园、“幼升小”、“小升初”,再到中考、高考,有过之而无不及。上海高考毛录取率达80%,中考普通高中录取率约50%,然而2013年上海的“小升初”阶段,不少民办初中的录取率却低至15%甚至10%。又一年升学季渐入尾声,经过了多轮“搏杀”之后的学生、家长和学校,你们还好吗?
“入园难”特别是“入公办幼儿园难”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普遍现象和人们关注的焦点。在银川市,一些家长为了能让孩子进入公办幼儿园,在教育部门招生计划未出的情况下,已经苦苦排队20余天。
此等“排队”,如若只排上三五个小时,也未尝不可,可一连排上20多天,且夜以继日,简直是在让人“遭罪”。问题所在,是一些“公办幼儿园”不姓“公”。
没错,由于历史的原因,相对来说,公办幼儿园师资力量雄厚些、硬件设施完善些、价格合理些。这种情况下,爷爷奶奶们去排队而“不舍昼夜”,实质是人为的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但,既然有“不公”,且“三幼去年就出现过排队的现象”,2013年,就不应该“闹剧重演”。
公办幼儿园聚集着大量的“优质资源”,教育部门完全可以做一些“均衡之功”;而在银川,幼儿园有“公有公办”与“公有民办”之分,那么,可以对双方的教师来一个“下派与上挂”,即大家的人事工资关系不动,每年“公有公办”的教师抽“50%”下派到“公有民办”任职,任期为一年,轮流进行;另一方面,再从“公有民办”幼儿园抽调同等名额教师到“公有公办”去任职;如此一来,“削峰填谷”,可缩小“不公”之差距。
退而求其次。或许,有人会说,“下派与上挂”,说起来容易操作难,能不能再想出别的办法来?对此,也不妨“摇号入园”,只要孩子的家住在“公有公办”学区之内,其家长,无论是“市长”还是“市民”,谁写条子也不行,一律公开摇号而招满为止;至于说,有的孩子没摇上号,对不起,请自选其他幼儿园。
解决“入公办幼儿园难”,办法总比困难多。
唯学网小编希望在幼儿园入园时都能顺利一些,也希望教育部门能对这一现象的出现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