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唯学网 » 公务员 » 公务员教育新闻

龙江县农民粮食直补款被龙兴信用社截留

来源:唯学网•教育培训(www.vixue.com)  【唯学网 • 中国教育电子商务平台】 加入收藏

当地信用社不应对农民的粮食直补款进行截留,这是国家法律明确要求的。但是龙江县某镇居然这么做了。而且很多地方也都有类似的情况出现。在2010年4月,内蒙古兴安盟28位农民,反映的情况是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农业引资开发种植户粮食直补款被扣留和侵占等问题。这样的情况屡屡发生折射出政府对农民的不信任,还是政府政绩实在不知道该何去何从呢?以下就是本文章的详细内容:

向种粮农户发放粮食直补,是国家的一项惠民政策。这一工作涉及千家万户,直接关系到种粮户的利益和社会稳定。而龙江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龙兴信用社却反其道而行,“止付”大量农户粮食直补款,以有贷款为由,冻结农民卡内的钱款,本该直接发放到农民手中的钱,从备耕一直拖到了立秋。

“粮食直补款每年都如期发放,可今年遭到信用社的冻结,我们还是头一回遇到这样的事情!”8月13日,本报陆续接到龙江县龙兴镇农民打来的举报电话,他们称每人几千元的粮食直补款虽然不多,但在备春耕时,能有不小的用处,但这笔钱,眼看要秋收了,也没拿到。

龙江县龙兴镇的牛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我以务农为生,家有30多亩地,每年的粮食直补款有近3000元。”牛先生说,自今年3月份国家拨款后,这笔钱虽打到银行卡里,却一直取不出来。

今年4月份,牛先生第一次去龙江县一家信用社取粮食直补款。“柜台工作人员查询后告诉我,卡里根本没钱!”牛先生心里琢磨着,钱明明拨了下来,可为什么卡里没钱?随后,牛先生打电话询问了村里,得知这笔钱确实拨下来了。一头雾水的他,又在信用社的自动提款机里查询,显示账户余额里确实有近3000元钱,可用余额里却显示为“0”。

“你是不是有贷款?有贷款就取不了,账户现在是‘止付’状态,等你把贷款还清后,才能取这笔粮食直补款。”银行的工作人员告知牛先生。牛先生这才想起,今年年初时,他确实在龙兴信用社贷了10万元农业贷款,期限为一年。“原以为有贷款,就不能按时领粮食直补款。”直到有一天,牛先生收听关于农民粮食直补款的节目后,才恍然大悟,农民的直补款,任何部门、任何单位不得“截留”。“再说我也没有欠款和不良记录,还款期限也没到,怎么就不能领取这笔钱呢?”牛先生不解:国家给农民其专门办理了专用的银行卡,就为了款项能按时、全额发放到农民的手里,相关部门为啥还要以此作为还款的保障?就算不能及时还款,信用社也没有权利拿农民的粮食直补款抵贷款还债啊?!

据牛先生讲,在当地像他这样贷款后不能取出粮食直补款的情况非常普遍,少说也得五六十户!8月13日,记者来到龙江县实地采访。

在龙江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第二储蓄所,记者与牛先生一同来到自动提款机前,当查询其账户余额时,屏幕上显示:“账户余款:2747.60元,可用余额:0.00元”。牛先生试着取款时,屏幕上跳出“此账户已被止付!”,随后银行卡自动退出。

自动提款机取不出钱,牛先生又领着记者来到储蓄所的柜台。“这里没有钱,咋取啊?”银行工作人员查询后说。“这是粮食直补款,我在自动提款机里查询账户里有钱,怎么取不了?”牛先生问。“你是担保了?还是贷款了?”银行工作人员得知牛先生是龙江县龙兴镇人后说,“你这卡是被冻结了,至于什么原因,我们也不清楚!龙兴信用社属于基层联社,你得回去问问龙兴信用社。”

随后,牛先生与记者来到龙江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龙兴信用社,再次办理取款业务。工作人员取款操作后说,“你有贷款吗?有贷款就取不了,得贷款还完之后才能取。这个卡已经被‘止付’了,只能往里进钱!要想在这贷款,都有这个程序!”

贷款种粮,农民本该享受的粮食直补款,为何被信用社“止付”?记者带着这个问题,找到了龙江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龙兴信用社李主任。“有一部分是做抵押、贷款手续时,上面规定粮食直补款是作为抵押的一个前提。”李主任说:“这应该是省里规定的。”当记者提出要查看省里的相关文件时,李主任无法提供,而只出示了一份农业贷款的流程,上面写着要求农户要提供粮食直补款的卡、折复印件。“为什么粮食直补款不能按时取出?”记者问。“粮食直补款用做抵押,账户自然冻结止付,但账户有钱,本人就可凭证件到窗口解冻,然后取出粮食直补款。”李主任表示,这就是农业贷款的方式、流程。

为了验证李主任的说法,记者再次来到龙兴信用社牛先生刚刚取款的窗口,但窗口的工作人员与李主任的说法却有所出入。“有农业贷款而‘止付’的粮食直补款,应该怎么样解冻?”记者问。“解除‘止付’,要还清贷款后,再在系统里重做。”工作人员补充说,“这事儿需要与当时给你办理业务的信贷员协商。”

唯学网小编希望相信,本次记者深入报道之后对于当地政府也能提个醒,避免信用社或者其他机构以后再出现类似的截留农民直补款项的问题。

0% (0)
0% (10)
已有条评论
新闻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