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开始陆续有很多省市已经把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公布出来了。
高考综合改革如何改变教育?
我们看高考综合改革的总体目标,“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这三句话,分类考试指的高职院校和普通高校的分类。下面是“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这个文件不单纯是考试改革的文件,实际上是与中等、高等教育改革非常相关的。如果实现了这个目标,中国高等教育就会上一个很好的台阶。
高考除了考试形式与内容的改革,还要改革招生标准,高校招生标准是一个指挥棒。中国高考长期以来属于总分录取。新高考制度最大变革在于实行“两依据、一参考”,即招生学校依据三门统考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在高考改革的教育导向上,发挥“统考”与“选考”的各自优势,适应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
这次改革最大的亮点,就是协同推进考试改革、招生改革、管理改革。具体来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招生计划的分配方式进行了改革。提高中西部人口大省的高考录取率,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完善中小学招生办法,扭转过去以分数为主的导向。
二是考试形式与内容的改革。包括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这是最难的一项改革,需要社会诚信和法制作为保障。目前只能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参考”。
三是招生录取机制改革。具体办法,如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完善和规范自主招生,相关文件都公布了,只要统一实行是很容易做到的。
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为例,它对高中教学将产生哪些影响?各省市高考改革共同之处是对选考科目不再标注卷面得分,而是按等级来进行区分。我要跟大家解释的是,等级考试由五等细化为11级或21级,这不是选拔性考试吗?学业水平考试分等当中,前面5%后面5%中间10%,大量考生分数集中在中间段,区分度不大,这就是问题。
再看选考科目。从高一开始就考了,影响整个高中教学。浙江是7科选3科,外语和高中学业考科目每年2次考试,成绩两年有效,增加考生的选择性。大家不要忘记,中国的高考是学科考试,美国SIT考试是学习能力考试,它的考试内容跟你教的内容是不挂钩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一年考6次或7次。我们的学业水平考试每年考2次是非常艰难的。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影响,首先,在选择考试科目时,“六(七)选三”怎么选?本来想打破文理分科,这样选下去问题来了,大部分学生可能还是文理偏离。其次,针对科目设置变化,高中教学管理需要配套改革。将来对老师的要求会越来越高。
总的来看,正在推进的高考综合改革,影响是多方面的:考试由过去的六月份集中考变成分散考,招生由“一元”到“多元”,考生的学习压力没变,竞争依然激烈,只是压力的方式变了。就升学对策而言,需要整体应对。
我们不能孤立地谈高考改革,应该有整体观念、全局意识。当讲到高考改革时,应想到它连接中学和大学;讲中国高考时,要想到它与美国招考是有差异的,中国文化传统不同,家长心理不一样,学生的追求也是有差异的,当然也有共性。考试招生改革的应对策略是多层次多方位的,我们需要做的工作非常多。
以上就是全部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您关注唯学网。唯学网是一个大型的教育培训平台,各种类型的教育资讯应有尽有,是您独一无二的选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