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唯学网 » 官方 » 官方教育新闻 »

青年基金的获得决定科研生涯

青年基金的获得决定科研生涯

唯学网 • 教育培训

2015-10-13 15:00

青年基金

科研

高校

唯学网 • 中国教育电子商务平台

加入收藏

现在在高校生态系统中,青年教师获得青年基金的喜悦不亚于“范进中举”,因为他们越早拿到这个基金,他们的科研就可以越早起步,那样对于他们学术地位的确立就越有可能,下面是关于青年基金在高校青年教师中的具体介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专门为年轻科研人员设立的项目,要求男性申请人在35岁以下,女性在40岁以下。近几年,在高校青年教师中,针对这一上限为30万元的研究资助项目,正在掀起一股“申青基热”的浪潮,青年基金越来越牵动着“青椒”的喜怒哀乐。

每年的6月到8月,青年基金的评审结果会陆续传出来,在科研人员聚集的网站小木虫和科学网上就会弥漫着一股“躁动的情绪”,《青年基金决定了一个年轻高校教师的科研生涯!》《评审青年科学基金中的问题与收获》《国家青年基金申请失败兼对中美科研不同的一些想法》这样的博文不断被置顶、热议,引发社会的关注。

今年8月,一篇题为《范进中举式的青基胜利》的文章在网上流传,作者称申请到青年基金后体会到了“范进中举式的喜悦”,这种说法得到不少青椒的认同。有人还将“中基金”和“中举”的相似性进行了比较:都有一定的难度,中了以后社会地位骤变,中了以后经济情况改善,中了以后人都比较癫狂。

据统计,每年约有1万多人成功申请到青年基金,在成功者的身后,是三倍于这个群体的失利者。

“青椒”科研路上的第一桶金

高校教师在与任职高校签订3年岗位目标时,申请青年基金作为其中一项重要的指标,被明确列出。这意味着,如果3年内他没有成功申请到青年基金,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又不尽如人意的话,学校有权将其调离科研岗位。

学校的热情,青椒的压力

在准备申请书的3个月里,胡峰一直处于焦灼状态。他一遍遍地修改,希望让本子更有可能获得评审专家的青睐。

“写到后面,感觉就像是在写八股文。”胡峰说。在写作的后期,精力不是花在研究本子的创新点上,而是在研究措辞上。“不能让评审人觉得不舒服。”他说。“号称国内首次发现某某理论、有某某前景,这往往让人反感。”而这也是“过来人”给他们的指导。

胡峰的压力和焦灼不是个例,也不是偶然。作为“青椒”科研“第一桶金”的青年基金,不只能让年轻人的科研生涯顺利“开张”,还对和高校教师利益密切相关的项目申请、职称评定,影响重大。

在一些高校,如果讲师没有拿到青年基金,就无法评副教授职称。申请到青年基金的第二年,胡峰顺利晋升为副教授。而他的一位同事,因为申请青年基金屡有波折,无论是职称评定还是进一步申请“面上项目”,都落后于他。“面上项目”也是国家自然基金委的资助项目,经费额度更大、申请难度也更高。一般来说,申请其他国家级项目,都会要求申请人有主持过国家项目的经验。

每到岁末年初,无论是985、211高校还是普通高校,都会召开全校性动员大会,鼓励青年教师申请青年基金。有的学校还会举办预评审,请来成功申请到青年基金的教师和专家做评委,点评申请本子的细节、可行性,甚至还会为申请人提供一对一的指导。也有学校会特意找来具有基金评审资格的教授做点评,以增加“中标率”。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关于高校教师与青年基金关系的介绍,想要了解更多关于高校方面的信息,请密切关注唯学网。


0% (0)
0% (10)
已有条评论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