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各地区高校学费水涨船高,这一现象,引起了个学生家长的强烈反对,有人指出,2007年出台的关于高教学费的5年“限涨令”到期之后,从2013年开始,全国各省份便纷纷上调高校学费,被公众称为“报复性上涨”,这样的说法是否属实呢?高学费能否换来教学高质量呢?
2014年6月,宁夏公布普通高校的学费涨价新标准。文史类学生每人每学年由2600元调整到4000元,理工农类由2800元调整到4400元,医学类由3000元调整到5300元,艺术类由6500元调整到8000元。其中,文史类、理工农类、医学类的学费涨幅均超过50%。今年以来,浙江等地相继公布秋季普通高校学费新的执行标准,较之前均有所上涨。宁夏物价局收费管理处处长赵文泓解释说,此次高校学费上调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学生培养成本大幅上升。虽然财政对高校的投入持续增加,但仍难以满足高校发展的需要,高校经费不足已制约学校发展。
从2000年至2012年,全国高校的学费基本维持不变,但十几年间,社会物价水平和学校办学成本大幅上涨,各高校普遍感到较大的经费压力,特别是公共财政投入不足的省属高校压力更大。
对于高校上调学费,76.1%的受访者明确表示反对。除了认为目前的学费已经较高,高学费的投入没有换得同等的教育和教学质量,高投入换来的只是低回报等原因外,还对高校的财务公开情况不认可。
“一年近万元的学费相当于我们农村家庭一年的收入,学费大幅上涨听过我们的声音吗?”学生家长认为,要涨价先要给社会交出一份教学成本的透明账单。
中国的大学几乎清一色是公立大学,享受财政拨款,其学费收取也就很难做到按市场定价,无论好坏和教育投入的回报率高低,学费标准大抵相当。这也是不合理的地方。专家认为,可以根据“优质优价”的规律,对毕业后往往能够获得较高个人收益的专业和课程收取更高一点的学费。
如若获知更多关于教育考试的资讯,请随时关注唯学网,小编会为您在第一时间做出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