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唯学网 » 高校 » 高校教育新闻 »

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率高 大学生恶意欠款

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率高 大学生恶意欠款

唯学网 • 教育培训

2014-10-17 10:07

教育

助学贷款

唯学网 • 中国教育电子商务平台

加入收藏

为解决一些偏远地区大学生上学的问题,国家助学贷款近日也进行了调整,但是随着还贷高峰的到来,部分地区的助学贷款违约率却非常高,这种情况在天津的一些高校屡见不鲜,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大学生“违约”呢?下面让我们一同来看一看具体内容。

据了解,国家助学贷款实行的是财政贴息办法,即学生在校期间不用支付利息,全部由财政贴息。毕业后1至2年内,学生自行决定是否还款,并支付利息。2004年,教育部延长还款时限,规定6年内还清。目前,助学贷款已逐渐进入还款高峰期。但连日来,记者调查了解到,天津市高校大学生还款情况不容乐观。

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率高 大学生恶意欠款

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率高 大学生恶意欠款

在天津市南开区的辖区内有两所著名高校,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因此该区域的数据颇具代表性。某大型国有银行南开支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该支行的零售贷款不良率为0.74%,相比之下,其教育助学贷款不良率为4.01%,高出整体零售贷款不良率4倍多。

2009年毕业的大学生小邢在上学期间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然而在毕业多年之后,她所借的近2万元钱依然没有归还。按照学校相关规定,未偿还助学贷款不能领取毕业证,这就会影响毕业生找工作,小邢就想出了一个“妙招”—在知道毕业证书编号后去办了一份假的毕业证蒙混过关,这样才顺利就业。她认为,毕业证用不上了,助学贷款也就不用还了。

欠贷不还的案例屡见不鲜。记者从天津一个高校集中的区人民法院获悉,近年来个人助学贷款纠纷案呈上升趋势,不归还助学贷款的人中有不少都曾是名校“学霸”。

天津一所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一些学生的还贷意识不强,认为晚几天还也不要紧,逾期归还顶多就交点滞纳金,银行常常会碰到这样的‘钉子户’,只能慢慢和他们耗。学生欠款率较高,学校压力也很大。但遇到恶意欠款的学生,学校也‘束手无策’。”

位于天津白堤路的某支行网点负责人告诉记者,大学毕业生拖欠还款主要有三个原因:无力还款、对贷款政策不了解和恶意欠款。其中,无力还款主要是因为就业问题,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有的一时找不到工作,没有收入,有的工资不高,或收入不稳定。该网点日常有大量的助学不良贷款需要核销,所谓核销就是银行经过多种努力认定贷款没有收回的可能性,于是将贷款账务消除,并计入借款人的征信。该负责人坦言,对于银行来说,这并不是件“好差事”,谁都不愿意接,因为不良率是对经营的重要考核指标,但是也的确没有办法。

“我们是国有银行,这是履行社会责任,尽管教育助学贷款的不良率偏高,但是作为任务,还是要必须做好这项工作。”该行网点负责人说。

记者调查了解到,助学贷款不良率居高不下,原因首先有“三难”:学生毕业后“联系难”、不良贷款诉讼法律文书司法“送达难”以及诉讼判决后“执行难”。

根据助学贷款合同约定,贷款学生还款期限是在毕业以后,此时借款人流动性大、信息变更普遍,及时掌握最新联系方式难度大。一位法院的法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不还款的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失去了联系。而据统计显示,国家助学贷款诉讼案件中,大约60%无法按照原合同反映的联系地址一次性有效送达。而即使找到当事人,执行判决结果的难度也很大。

记者调查发现,就业难、工资低等多重原因导致一些毕业生无力还款,但同时也存在恶意欠款现象,凸显了部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困境。

“幸亏有了国家助学贷款,我才能把这四年大学读完。”近日,刚刚大学毕业的小陈告诉记者,和他同样幸运的还有班里的其他三、四个贫困生,他们都在国家助学贷款的资助下顺利完成了学业。“现在最紧迫的就是好好工作,然后将贷款按时还上。”

说起违约,不少人表示并不是故意拖欠,目前大学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但是工资也就差不多只能糊口。为了找到待遇好的工作,不断地跳槽,但在两年内就有一份稳定且待遇不错的工作的毕竟是少数。

据悉,目前金融机构的约束机制较多,如不良诚信记录,在办理信用卡和贷款时都会被限制。但在社会其他领域,诚信机制的建设还相对较弱,如在招录公务员时就没有对诚信进行审查。

此外,有专家认为,“降低助学贷款不良率,提高还款率,高校也要担负起相应责任来。表面上看来,还贷工作只是针对学生的琐碎工作,可实际在很大程度上,大学生的还贷能力反映着高校的培养能力。”

以上就是全部内容了,如若获知更多关于教育考试的资讯,请随时关注唯学网,唯学网小编会为您在第一时间做出相关报道。

0% (0)
0% (10)
已有条评论
热点新闻